揭秘艾條灸常用方法懸起灸
艾條灸,是指用艾條在施灸部位或病變部位施行的灸法。通過艾灸,可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等。艾條灸所使用的艾條分為無藥艾條和藥物艾灸。目前最常用的艾條灸是懸起灸。
艾灸是以艾絨為灸材,點燃后放置在腧穴或病變部位,進行熏熨。在溫熱和藥物的共同作用下,溫通氣血、扶正祛邪,可以防病治病,對關節炎、老寒腿、等都有很好療效。常用的艾灸分為艾炷灸和艾條灸。其中,艾條灸目前多用懸起灸,即將艾條燃著端懸起,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保持一定距離,在灸治過程中只覺得施灸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懸起灸一般用無藥艾條,有時也可用藥物艾條進行熏灸。懸起灸又分為溫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三種。一般每次灸至皮膚溫熱潮紅為度。
1、溫和灸。將艾條燃著的一端與施灸處的皮膚保持1寸左右距離,使患者局部溫熱而無灼痛。每穴灸20分鐘左右,以皮膚出現紅暈為度。對昏迷或局部知覺減退者,須隨時注意局部溫熱程度,防止灼傷。近今有各種灸療架,可將艾條插在上面,固定施灸。這種灸法的特點是,溫度較恒定和持續,對局部氣血阻滯有散開的作用,主要用于病痛局部灸療。
2、回旋灸。又稱熨熱灸。即將點燃的艾條一端接近施灸部位,距皮膚1寸左右,平行往復回旋施灸。一般灸20~30分鐘。這種灸法的特點是,溫度呈漸涼漸溫互相轉化,除對局部病痛的氣血阻滯有消散作用外,還能對經絡氣血的運行起到促進作用,故對灸點遠端的病痛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3、雀啄灸。將艾條點燃的一端對準穴位,似鳥雀啄米狀,一上一下地進行艾灸。多隨呼吸的節奏進行雀啄。一般可灸15分鐘左右。這種灸法的特點是,溫度突涼突溫,對喚起腧穴和經絡的功能有較強的作用,因此適用于灸治遠端的病痛和內臟疾病。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水果大揭秘
2024-11-01馬齒莧能治療白發嗎?專業解析與科學建議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