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艾灸療法
技術一
艾灸穴位:列缺(雙)、尺澤(雙)、風門(雙)、肺俞(雙)、豐隆(雙)。
操作規程:①艾條溫和灸:每次選用3~4個穴位,每穴灸5~10分鐘,每日或隔日灸1次。②艾炷灸:每次選用2~4個穴位,每穴灸3~5壯,間日灸1次。③隔姜灸:每次選用3~5個穴位,每穴灸5~7壯,每日或隔曰灸1次,必要時1日灸2次。
主治:呼吸急促,喉中哮鳴有聲,胸膈滿悶如窒,咳不甚,痰少咳吐不爽,白色黏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天冷或遇寒而發,形寒怕冷,或有惡寒,噴嚏,流涕等表寒證,舌苔白滑,脈弦緊或浮緊。
技術二
艾灸穴位:定喘(雙)、膏肓(雙)、肺俞(雙)、太淵(雙)、脾俞(雙)、足三里(雙)。
操作規程:①艾條溫和灸、艾炷灸均可選用。②瘢痕灸:每次選用3~5個穴位,每穴灸3~9壯,10天灸1次。艾炷可酌情選用麥粒大、黃豆大或棗核大。
主治:脾肺氣虛。喘促短氣,氣怯聲低。動則尤甚,或喉中有輕度哮鳴聲,唆痰清稀色白,常自汗畏風,易感冒,每因勞倦、氣候變化等誘發哮病,舌淡苔白,脈細弱或虛大。
技術三
艾灸穴位:肺俞(雙),腎俞(雙)、太溪(雙)、關元。
操作規程:①艾條溫和灸:每次選用3~4個穴位,每穴灸5~10分鐘,每日或隔日灸1次。②艾炷灸:每次選用2~4個穴位,每穴灸3~5壯,間日灸1次。
主治:肺腎兩虛。平素短氣息促,動則尤甚,吸氣不利,或喉中有輕度哮鳴,腰膝酸軟,腦轉耳鳴,勞累后易誘發哮病。或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質胖嫩,脈象沉細。或顴紅,煩熱,汗出黏手,舌紅苔少,脈細數。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乳腺結節可以不去治療嗎
2024-11-01消化不良患者何時服用參苓白術散好及注
2024-10-31抗病毒口服液對風熱感冒有無療效?
2024-10-31山海丹膠囊的正確服用劑量是怎樣的?
2024-10-31肺癌患者服用華頤威麥寧膠囊有何不良反
2024-10-31薏米紅豆粥具有哪些功效?
2024-10-31腎寶片的服用方法是怎樣的
2024-10-31同仁堂西黃丸的療程一般是多久?
2024-10-31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