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的養生原則
大暑節氣的養生原則
切不可急躁或大怒:睡眠要充足,不可在過于困乏時才睡,應當在微感乏累之時便開始入睡。不可露宿,室溫要適宜,不可過涼或過熱,房中也不可有較強的對流空氣,即所謂的“穿堂風”。早晨醒來,可先在床上做一些保健的氣功,如熨眼、叩齒、鳴天鼓等,再下床活動。早晨可到室外進行一些健身活動,但運動量不可過大,以身體微出汗為度,可選擇散步或練習靜氣功。日常生活中,氣溫高的中午不要外出,而居室溫度亦不可太低,工作量不宜過大。
防止“情緒中暑”:大暑時節高溫酷熱,人們易動“肝火”,進而產生心煩意亂、無精打采、思維紊亂、食欲不振、急躁焦慮等異常行為,這是“情緒中暑”所引起的。養生要注意心態宜清靜,越是天熱越要“心靜”,以避免不良刺激。
多吃防暑濕、益氣養陰的食物
多吃些燥濕健脾的食物:可用橘皮10克(鮮皮加倍),冰糖適量,用開水浸泡后代茶飲。此飲具有理氣開胃、燥濕化痰的功效,適用于暑濕所致的脘腹脹滿、飲食無味者食用。大暑時節,除了炎熱外,還會出現多雨或陰雨綿綿的天氣,氣候特點以潮濕悶熱為主,所以從傳統養生學的角度講,特別要注意對暑濕的預防。暑濕侵害人體可出現胸膈滿悶、飲食無味、口中黏膩、頭昏腦漲、肢體困重等癥狀,所以應以消暑清熱、化濕健脾的方法進行預防或治療。
益氣養陰的食物不可少: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要及時補充水分外,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的食物以增強體質,使濕熱之邪無機可乘。但所選食物一定要清淡,不可過于滋膩,否則極易傷胃,導致消化不良。如山藥、紅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甲魚、豆漿、百合粥等,都是夏日進補的佳品,可根據個人喜好選用。
另外,大暑節氣時氣溫較高,人體新陳代謝增快,熱量消耗大,應當及時補充蛋白質,多吃豆制品。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