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味精致癌純屬謠言 但這5種情況千萬別放味精
味精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調味品之一,但是有很多人都認為味精是化學合成的產物,認為味精是有毒的。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聊一聊味精。
味精是什么?
通俗的講,味精就是用小麥(玉米等糧食)淀粉經過微生物發酵,然后經過一系列的提取過程,最終產生的一種氨基酸,叫谷氨酸,并與鈉結合形成谷氨酸鈉。鮮味廣泛存在于食物當中,主要來自食物中的氨基酸、有機酸、谷氨酸等元素。尤其蛋白質多的食物中含量更多,比如魚湯、海鮮,而味精的成分就是谷氨酸鈉,跟食物中的谷氨酸一模一樣。
有人會跳出來說:味精是經過化學反應后,獲得的一種化學物質!現代食品工業中,味精是用微生物發酵糧食、淀粉等原料生產出來的。這樣的工藝和釀酒、制醋類似的。人們不害怕吃醋喝酒,怎么就唯獨覺得味精有害呢?味精的原料是淀粉,它是標準的食物中獲取鮮味的過程。
味精會致癌是謠言!
味精中的谷氨酸鈉加熱到 120℃ 以上時,可能產生焦谷氨酸鈉。這也就是傳說中味精致癌的“罪魁禍首”。只可惜,這純屬自尋煩惱。焦谷氨酸鈉并不致癌,只是沒有了鮮味。這也就是為什么建議出鍋之前,再放味精的原因。盡管味精已經被證明是無害、無毒的,但是依舊不能放的太多,否則也會讓你很難受的,就像是鹽吃得太多一樣。
5種情況不宜防味精
1、溫度太高
味精溶解的最佳溫度是70℃-90℃;在150℃時,它會脫水,產生結晶;如果到了200℃以上,谷氨酸鈉會變為焦谷氨酸。焦谷氨酸沒有鮮味,所以做菜或湯要等臨出鍋時,再加入味精為最佳。
2、伴涼拌菜
因為味精在溫度為80℃~100℃時,才能充分發揮提鮮的作用。而涼菜的溫度偏低,味精難以發揮作用,甚至還會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無味且掃興如果做涼菜時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熱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涼菜之中。
3、炒肉菜時
肉類中本來就含有谷氨酸,與菜肴中的鹽相遇加熱后,自然就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除了肉類,其他帶鮮味的食物也沒必要加入味精,如雞蛋、蘑菇、茭白、海鮮等。
4、放醋
酸性條件下,味精的溶解度低,鮮味效果下降。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5、甜味菜肴
甜味為主的菜里面加味精,不但不能增鮮,反而會抑制甜鮮的本味,并產生一股異味。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