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孕注意事項 大齡女性注意減壓
一、想“孕”氣充沛,孕前心理準備很重要
很多育齡女性,特別是大齡育齡女性對“母親”這個角色,既渴望著,也害怕著。害怕自己的年齡能否生出健康的寶寶,擔心自己的身材變形,丈夫是否會嫌棄等等,很多的未知都給大齡女性的備孕帶來了壓力。要想孕育出一個健康的寶寶,孕前最好先做好心理準備工作。
不能否認,懷孕中的女性的身材和容貌不是最漂亮的,而且為了胎兒的出生還要經歷難以忍受的痛苦。這使得大齡女性既渴望著丈夫的愛和孩子的喧鬧,同時又擔心自己在妊娠分娩這個漫長過程中的形象變化,并因此失去丈夫的寵愛。
因此,備孕的女性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從大的方面來說,正是因為女性的妊娠分娩,人類才有了延續,這樣的生理構造是上天賜予女性獨有的最美好的禮物。對愛情來說,愛情不可能永遠保險,成功的愛情大多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轉化為親情,而孩子是親情的一個最重要的維系點。所以,對于大部分的小家庭來講,有孩子不會影響夫妻感情,家庭關系反而更穩定。
二、克服孕前的負面心理狀態
大齡女性懷孕期間的心理狀態與情緒變化直接影響著體內胎兒的發育,影響著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心理素質的發展。所以,大齡女性必須盡量克服孕前的負面心理狀態。
1、焦急心理
有些大齡女性盼子心切,以為試孕一次就能懷上。一懷不上,就著急,以為自己哪里出了問題,盲目擔心,從而加劇內心的焦慮,久而久之,演變成不孕癥。其實,正常的懷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都達到完美配合。只有放松心情,坦然面對,寶寶才會不期而遇。
2、緊張心理
一些夫妻,一想到晚上要施行“造人計劃”就緊張。殊不知這種緊張情緒會影響到夫妻生活的質量,造成心理壓力,嚴重的可能發展至陽痿,導致不孕。
3、悲觀心理
有些大齡女性心里總擔心大齡孕產的各種風險,擔心自己寶寶不健康,擔心自己的職位保不住,一系列的悲觀情緒會增加受孕的難度。
4、怕羞心理
有一些大齡女性并不是不想早要寶寶,而是因為多年懷不上,擔心別人笑話自己身體有毛病,所以不敢去醫院檢查和治療。這主要是怕羞心理所致。
5、抑郁心理
很多不孕患者,往往精神疲憊,抑郁易怒,胸悶乳脹,四肢無力,腹部脹氣,苦惱萬分,精神負擔很重,抑郁成疾。所以抑郁心理必須在孕前得到治療,才可懷孕,因為即使懷上了,孕期和接受新生命到來的一些變化,對人的考驗更艱巨。
6、“幻想”心理
有些大齡女性盼子心切,積思成疾,會出現閉經,繼而惡心嘔吐,食欲不振,類似早孕反應,即所謂的“幻想妊娠”。其實這并非是真正的妊娠,而是由于心理矛盾轉換成軀體癥狀所致。
三、孕前減減壓,好“孕”就降臨
面對家人、朋友的期望,備孕期的女性倍感壓力。所以,孕前如何學會減壓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孕前減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掌握受孕規律
掌握排卵、受精和受精卵著床的基本原理,熟悉自己的月經周期可以幫助女性在合適的時間安排夫妻生活,增加受孕幾率。
2、耐心,再耐心
即便是年輕夫婦,身體健康想要孩子也需要時間。所以,盡量不要被這個問題所困擾。如果已經努力了一年,還不見動靜,可以到醫院去進行相關的生殖能力檢測。要知道,現在的輔助生育技術已經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了。
3、采取一些新鮮的小技巧來延續高潮
不要按部就班地把受孕當成需要完成的任務,要知道,“性”致盎然有助于增加受孕幾率。運用你的想象力,可以讓氣氛更加熱烈一些!
4、找其他備孕媽媽聊聊天
當女性努力懷孕時,有時會讓她覺得整個人生目標就是為了要孩子,從而造成心理壓力。備孕女性不要給自己這么大的壓力,要知道,有很多人像你一樣努力著。
5、不要害怕花時間
如果備孕已經給夫妻之間的關系帶來了不良影響,這時不妨“停下來”,讓身體和心理得到充分放松。什么排卵期、精子、卵子,統統放在一邊,不要再做時間表的奴隸了。放松下來,讓夫妻間的親密成為一種樂趣,不用再理會那些生理周期。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