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又叫吸筒療法。古稱角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排出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罐吸附于腧穴或應拔部位的體表,產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膚充血,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拔罐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經數千年而不衰,早在晉代葛洪著的(肘后方)一書中就記載了這種方法,當時叫“角法”,因古時售角易得且使用較多而得名。早期的角法只在外科多用于吸血和排膿,有獨特卓越的療效,其后經過歷代醫家的臨床發展,將此法擴大應用于其他病癥。如(外臺秘要)中記載:“患殗殜(肺癆之類)等病……即以墨點上記之,取三指大青竹筒長寸許,一頭留節,無節頭削令薄似劍,煮此筒子數沸,以熱出筒,籠墨點處按之良久,數數以此角之,令惠物出盡乃疾除”。清代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中提到“火罐氣”說“罐得火氣合于肉,即牢不可脫……肉上起紅暈,罐中有汽水出,風寒盡出”由此可知,這時已將此法用于風寒等病癥,而且當時火罐已成為專門的特定醫療器具,在醫界和民間的普及已達到相當程度。近年來隨著藥物的毒副作用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拔罐這種不用藥物,操作簡單又無多大痛苦,療效確切的獨特療法,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
拔罐療法能濕散寒邪,活血行氣,使人體氣血暢通,“通則不痛”,所以它有止痛消腫等作用,拔罐能促進新陳代謝,改變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增強機能抵抗力,成為非藥物療法中的重要成員,凡能用針灸、推拿治療的疾病,大部分均可用拔罐療法,它不必花很多時間進行專門訓練和投資,又沒有什么危險性,因此是治病疾病的一種廉伝的較好方法。
一、罐的種類
罐得種類很多,有角罐、鐵罐、銅罐、鋁罐、竹罐、陶罐、玻璃罐、抽氣罐,常用的是后四種,分述如下:
1、 角罐。多用牛角制成,大小不一,由材料大小而定,口徑一般不超過6厘米,內空長不超過8厘米,選料要選角壁厚實無脫層的,尖端內空與口徑端大小基本相等,不能順著角的外形加工,若頂端小口徑大,拔罐時沒有多少吸附力。特點是不易摔破,能涼心瀉肝,清胃中熱,祛風利痰,辟邪解毒,不得蒸煮,煮后失去獨特作用并會脫層。
2、竹罐。選用很圓的毛竹,竹齡2—3年,截成長6—9厘米,一端留節為底,一端為罐口,口徑有3—6厘米不等,除去青皮和內膜,壁厚0.6—0.9厘米,形成腰鼓,口平整光滑。特點是輕巧、不易摔破,但易裂吸附力不大。
3、陶罐。陶土燒制而成,罐兩端較小,中間略大,形如腰鼓。特點是吸力大,但較重易摔破。
4、 玻璃罐。玻璃制成,形狀球狀,口平滑,大小分一二三四五號。特點是使用時能看到被拔部分皮膚的淤血程度,便于掌控拔罐時間,臨床上多用此罐,但易摔破。
5、抽氣罐。由真空栓和罐兩部分組成,在拔罐的基礎上,利用抽真空的原理制成。特點是操作方便安全便于觀察拔罐部分淤血程度,不易破損,可調罐內負壓,大小種類很多,并能自己給自己背后拔罐,不需用火,但不能用作拔響罐和油走罐。
二、拔罐方式
只介紹常用的閃火法,用一根約14號鐵絲,一頭彎成握手的把手,另一頭打扁,將藥棉纏上約半寸一指粗,再纏上紗布,用膠布帶纏緊,制成閃火棍,蘸以適量酒精后點燃,另一手抖一下(是防多余酒精滴在患者皮膚上)將火迅速關進罐內轉一圈,很快退出,快速將罐扣在患者應拔的部位,往上提一下,看是否扣緊似防罐掉落,此法速度快,不會燙傷皮膚,安全可靠。拔罐一般10—15分鐘左右,拔罐部位的皮膚出現充血或瘀斑現象即可啟罐。如果感到患者皮膚有個別反映,拔幾分鐘就開始出現小水泡,并慢慢擴大,就不受時間限制可提前起罐,若患者感覺太緊難忍時,可用手指輕按罐邊皮膚,放進少量空氣即可,有的患者皮膚充血很快,也可提前起罐,若患者感到很舒適,也可適當延長起罐時間。起罐時用四指握罐,向小指方向傾斜,用大拇指外側輕按罐邊皮膚,使空氣進入罐內即起下,也可右手握罐,向小指方向傾斜,左手指輕按罐邊皮膚,氣進入罐內即可起下。起罐時切勿用力過猛,以免增加患者痛苦,起罐后為了使患者感到舒適,若面積大的部位嗎,可用推拿手法中的滾法,面積小可用指腹輕推揉。起罐后不要立即外出,宜休息片刻,因腠理打開,風邪易侵,減弱了治療效果。
1、坐罐。是拔罐中最常用的方法,罐拔上后一般留罐5—15分鐘,看皮膚表面反應的情況,若皮膚潮紅有充血或有紫點即可起罐,罐不移動故叫坐罐或留罐。
2、 走罐。因需用潤滑油才能走移故叫油走罐。一般用于面積大肌肉豐厚部位。如腰背、肩胸、臀、腿等部位,首先選好大小適宜的玻璃罐,在應拔部位涂上潤滑劑,若治療風濕、腰肌勞損、肩周炎等,拔罐時涂上風濕油、紅花油之類作潤滑劑,因拔罐時腠理打開,藥易滲入毛孔有利治療。用閃火法,迅速將罐扣在應拔部位,立即將罐移動,不能停,罐若吸緊就難移動,移動范圍根據病情而定,腰背部可直拉,胸部宜順助拉,腹部宜旋轉移動,若某部肌肉麻木和有硬感,可在此部位一輕一重轉動罐體螺旋形移動,如同按摩,至皮膚潮紅或出痧為止。多用于肌肉萎縮、痛癥、消化不良。
3、 響罐。閃火快速扣上按搖三下將罐用力提起,這樣罐的響聲很大,故名響罐。有的患者肌肉很少,皺紋又多,坐罐不易吸住,用響罐可以彌補,對于皮肌麻木、疼痛、小兒麻痹后遺癥有一定療效。
4、刺血罐。又叫刺絡拔罐。是使經絡中異常的血液被集中在局部皮下,經刺拔后排出體外,用于急慢性軟組織損傷、風濕血瘀、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丹毒等癥有較好的療效。拔罐時先給應拔部位的皮膚消毒,用消了毒的三棱針點刺或用已消毒的梅花針叩打,出血后立即拔罐,將淤血拔出。有時拔出的不是紅色的血液,而是略微黃色的液體,偶爾也可感到像棉花一樣的白色泡沫,這些泡沫是組織間隙中的組織液、淋巴液。它有吞噬細菌和產生抗體等作用,是循環系統中的一員,這些液體拔罐時從扎的針孔中出來,與人毛孔滲出的氣體和罐口邊滲入的氣體混合后,就形成白色的泡沫或者淡紅色泡沫,當人體有了病變,失去平衡,某部循環受阻,水不流則腐。通過放血療法,放出體內異常的血液和體液,恢復正常循環,疾病也就隨之好轉,這就是刺血療法的獨特之處。
5、針罐。是針刺拔罐雙管齊下的方法。將拔罐針刺有機結合起來,對治療風濕痹癥有較好療效,民間流傳一句“九針拔罐癥去一半”,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針罐是在應拔部位施以針刺得氣后留針,再以針為中心,將罐拔上,坐罐時間5—15分鐘,罐內空的高度不得碰上針柄。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乳腺結節可以不去治療嗎
2024-11-01消化不良患者何時服用參苓白術散好及注
2024-10-31抗病毒口服液對風熱感冒有無療效?
2024-10-31山海丹膠囊的正確服用劑量是怎樣的?
2024-10-31肺癌患者服用華頤威麥寧膠囊有何不良反
2024-10-31薏米紅豆粥具有哪些功效?
2024-10-31腎寶片的服用方法是怎樣的
2024-10-31同仁堂西黃丸的療程一般是多久?
2024-10-31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