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怎么辦?試試小兒推拿療法
小兒感冒、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若反復感染發病,單位時間內超過一定次數,即稱為反復呼吸道感染。近些年,隨著氣候變暖和病毒變異周期加快,其發病率急劇升高,可達20%左右,以2~6歲兒童最常見。
小兒推拿療法是通過刺激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使機體臟腑、經絡及氣血的功能得以調整,可以提高小兒機體的自身免疫力,從而達到治療疾病、防治反復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因其是自然療法,無不良反應,逐漸成為目前國內外較推崇的治法。
臨床常把易感兒童分成肺脾氣虛型、食積內熱型兩類來推拿預防:
肺脾氣虛 補脾肺腎經
臨床表現:患兒平素多見形體消瘦、面色無華、納食不香、食后即便、易汗出。
推拿取穴:補肺經(肺經位于無名指末節羅紋面,操作時,自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100~500次。)、補脾經(脾經位于拇指橈側面,操作時沿拇指橈側緣從拇指尖推向指根,連續100~300次。)、補腎經(腎經位于小指尖至掌根尺側邊緣成一直線,操作時自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100~500次。)、揉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脛骨粗隆外一橫指處,操作時用拇指端按揉,50~100次。)、摩腹(定位在腹部,用掌面摩稱摩腹,200~500次或5分鐘。)、捏脊(小兒取俯臥位,操作者自尾骨沿后中線兩側捏脊至平大椎穴處,單向捏脊5~10遍。)。宜在飯前進行。
食積內熱 清腸胃
臨床表現:患兒平素多見面黃肌瘦、煩躁多啼、食欲不振、腹部脹滿、口臭、舌苔厚膩,或有低熱。
推拿取穴:清大腸(大腸位于食指橈側緣,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線,操作時從虎口推向食指尖,100~300次。)、清胃經(胃經位于大魚際外側,赤白肉際之間,操作時,沿赤白肉際,自腕橫紋推向掌指橫紋,100~500次。)、揉板門(板門穴位于手掌大魚際平面,操作時用拇指端揉,100~300次。)、揉足三里、捏脊、分腹陰陽(定位在腹部,操作時用雙手拇指分別沿肋弓向兩旁分推至腹兩側,100~300次。)、揉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掌心前1/3處,用拇指端按在穴位上揉,50~100次。)。
按摩的幾種常用手法
1.按法:用指、掌、肘或肢體的其他部分著力,由輕到重地逐漸用力按壓在穴位上,停留一段時間(約30秒),再由重到輕地緩緩放松。
2.摩法:用手掌或指腹輕放于體表治療部位,以腕部連同前臂,作緩和而有節奏的環形撫摩活動。
3.擦法:用手的不同部位著力,緊貼在皮膚上,作來回直線的摩動。
4.揉法:用手的不同部位,著力于一定的部位上,作圓形或螺旋形的揉動,以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隨手指或掌的揉動而滑動。
5.揉捏法: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攏,手成鉗形,將全掌及各指緊貼于皮膚上,作環形旋轉的揉捏動作,邊揉邊捏邊作螺旋形的推進。
6.搓法:用雙手挾住被按摩的部位,相對用力,方向相反,作來回快速地搓動。
7.推法:用手或掌等部分著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進行單方向的直線推動。
8.刮法:拇指屈曲,用指甲(也可用硬幣、匙等代替)在病變部位作單方向的勻速刮動。
9.掐法:用拇指指端或指甲緣著力,選取一定的部位或穴位,用持續或間斷的力垂直向下按壓。
(責任編輯:鄒華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水果大揭秘
2024-11-01馬齒莧能治療白發嗎?專業解析與科學建議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