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宜忌全剖析 兒童不宜用熱水泡腳
冬天由于寒冷的刺激,腳部血管收縮,血液運行發生障礙,易誘發多種疾病。熱水泡腳則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驅除寒冷,促進代謝,從而起到養生保健作用。今天小編介紹一下泡腳的相關養生知識。
俗話說:“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中醫認為:“鼻為苗竅之根,耳為神機之根,乳為宗氣之根,腳為精氣之根。”鼻、耳、乳是人體三個方面的根本,而腳是人體總的精氣之源。因此雙腳對于人體來說格外重要。
1、腳養生的科學依據來自以下四大原理:
(1)全息原理:生物全息理論指出:在人體的雙足都客觀存在著與人體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區域,即反射區。通過刺激這些反射區就能調節人體各臟腑器官的生理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和自我保健的目的。雙足有62個基本反射區,像人體的一個縮影,它時時刻刻關注著人體各部的健康情況。經常性地通過中草藥足浴來刺激反射區,能提高藥物的吸收,加快藥物的輸布,在反射區刺激感應和藥物的雙重作用下,促使全身血液的通暢、調節各組織器官的功能,改善臟腑器官的病理變化,提高肌體的免疫力。
(2)經絡原理:早在幾千年前的《黃帝內經》記載:陰脈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所謂經脈之行,三經皆起于足。既足部是三條陰經的起點,三條陽經的終點,足部六條經脈的井、滎、俞、原等穴位均位于足部。在這些經脈上雙足部共有66個穴位,這些穴位對各種刺激都非常敏感,穴位又與全身各臟腑器官密切相連,通過中草藥足浴可起到促進氣血運行,溫煦臟腑的作用,從而達到內病外治,上病下治的效果。
(3)循環原理:大家都知道,我們的下肢體由于離心臟最遠,血液循環不是很好,而內臟器的血液循環多是細小的血管,因此血液的回流就更不好。采用中草藥足浴時,一方面由于溫熱效應、藥物作用可以加快血液循環使下肢及內臟中的血液也加入到體循環中來,使人體中毒素及廢物通過新陳代謝的作用排出體外。另一方面足部的毛細血管及末梢神經都非常豐富,通過刺激這些穴位擴張足部血管,加快血液循環,增強神經敏感程度促使藥物離子的進入,使藥性能快速地通過經絡傳導有效的輸布全身,再結合足部反射區的刺激效應,共同調節臟腑功能,從而起到治療和保健的作用。
(4)物理原理:在中草藥足浴過程中,通過熱能作用、水壓作用、藥物離子運動等物理因子共同作用,刺激足部,以激發機體自身調節作用,促進機體產生抵抗功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從而抑制或減少生物活性物質的釋放,達到調節臟腑代謝和防病治病的功效。同時在生物負離子能量作用下,使腦垂體的神經細胞、腦腺和淋巴細胞至最大限度地被激活,進而提高抗體物質對病菌、病毒的鑒別和殺滅功能,促進體內毒素隨汗腺、泌尿系統等排泄器官排除體外。
2、泡腳也并非人人合適
人們常說:“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可見冬天泡腳,更讓人泡去戶外的寒冷和一天的疲勞。
然而,泡腳雖好,但并不是人人適應,也需對癥下藥。總體來說,老人、高血壓患者以及體弱多病者不宜以較高水溫泡腳太久。因為泡腳太久會引發出汗、心慌等癥狀。
除此外,兒童也不宜用熱水泡腳。因為足弓是從兒童時期開始形成的,因此要從小注意保護。如果常用熱水給小兒洗腳,足底的韌帶就會變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維持,容易形成扁平足。不要經常用過熱水給兒童洗腳,更不能用熱水長時間洗腳。
其余的成年人一般來說都可以通過泡腳達到養生的目的。
3、入睡前泡腳效果最佳
泡腳要注意容器的選擇、時間的把握、泡腳的方式以及藥水的挑選等。具體來說:
1、容器的選擇:目前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按摩泡腳器,但是一個比較深的木桶,深度以能達到小腿肌肉處為佳。選擇木盆泡腳有兩個好處,一是木盆不像塑料盆和鐵盆一樣散熱快,相對散熱慢,比較容易保溫;二是木盆親近自然,對人體而言十分有益處。
2、水溫的控制:最佳的泡腳水是“熱而不燙”,溫度以50攝氏度以內為宜。在泡的同時若感覺水涼了就要及時添加熱水,最好保持恒溫狀態。
3、時長的掌握:泡腳雖好,但是時間不宜過長,應該控制在15-20分鐘以內。額頭微微出汗即代表泡腳已達到最佳療效狀態,切忌泡到大汗淋漓,這樣一來反而傷陰。每次具體時間還需根據泡腳者的年齡、性別、疾病情況等及泡腳后自己的切身感受來逐漸調整。
4、何時泡腳:進食狀態、太飽或是過饑餓的時候都不宜泡腳,因為泡腳會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容易出現頭暈不適。另飯后半小時內也不宜泡腳,會影響胃部血液供給。那何時為最佳泡腳時間呢?俗話說“飯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湯”、“睡前洗腳,勝吃補藥”。因此,最佳時間為入睡前,一來暖身,二來利于睡眠。
5、泡腳后按摩效果更佳:泡腳后最好能及時對腳底部進行按摩。因為腳底有多達60個穴位。對于普通百姓而言,用雙手揉搓雙腳底部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祁秀蘭還特別強調,每個腳趾縫一定要按摩,因為這些部位是平時根本無法活動到的。
6、選擇中藥泡腳:中藥泡腳時,一定先將藥材放在鍋中煮沸再晾涼至50度以下倒入木盆中使用,要不然藥效便不能完全發揮。為節約使用,每次煮沸的中藥在冬季可以連用兩天。再者,內服藥均可以外用,除非是特別刺激皮膚的藥品則要注意。
對癥下藥泡腳有方
泡腳保健,可以通過不同的癥狀來“下藥”,以此達到更好的效果。
熱水泡腳:熱水泡腳是最為方便的一種方式,無論你是在家中還是在外出差都可以選擇。直接泡熱水,可以加速血液循環,通氣血,泡至微微出汗之時還可以達到排毒的功效,同時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
醋水泡腳:將米醋或是陳醋(50-100克)直接倒入適宜溫度的洗腳水中即可,具體使用量要根據水的多少以及盆的大小來做調整。醋水泡腳可以殺滅細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療腳氣;可以緩解疲勞;滋潤皮膚,軟化角質,去除死皮,增強皮膚彈性。
生姜泡腳:一種方法就是切幾片生姜放在盆里,然后倒入溫熱的水;另一種是可以將生姜放在鍋里煮沸,然后晾涼至50攝氏度以下然后再開始泡腳。生姜泡腳可以促進末梢神經血管循環,散寒止痛,尤其對痛經、關節痛會有一定的改善,此外還可以改善風濕關節疼痛。在風寒感冒初期也可以泡泡腳,出出汗來排毒。但是風熱性感冒就不宜。
五味子泡腳:睡眠不好的人群可以選擇五味子、夜交藤、郁金、石菖蒲這幾味中藥泡腳。能夠養心安神疏肝解郁,改善睡眠。
參芪泡腳:體質較弱,易疲乏并四肢冰涼的人群可以選擇黨參、黃芪、茯苓、當歸泡腳,以達到補氣養血、改善疲勞之功效。
艾葉泡腳:艾葉價錢相對較低,但卻是一味很實用的中藥。用量為50到100克。艾葉加生姜可以治風寒感冒;艾葉加生姜加紅花則可以對女性痛經、風濕性關節炎、寒性腰腿痛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若再加上一味雞血藤則對靜脈曲張的人群,尤其是久站的理發師、老師有很好的效果,能夠緩解手腳麻木和淤血。
(責任編輯:朱曉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