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小心跑出關節炎
據美國《時代周刊》報道,近幾年有關運動科學的研究卻得出了大相徑庭的結論:跑步不但和關節炎沒有任何瓜葛,它甚至還能預防人衰老后所出現的各種關節問題。
早在2008年《內科學文獻》刊登的一份報告就指出,美國斯坦福大學對1000名成人進行了21年的跟蹤調查后發現,跑步者和非跑步者的膝蓋健康程度沒什么區別。無獨有偶,2007年一項針對1279名老人長達9年的研究也表明,愛運動與不愛運動的人患關節炎的風險相同。同年,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表在《關節炎與風濕病》期刊上的論文指出,經常運動的人,膝蓋軟骨更厚實、健壯,這意味著他們患關節炎的概率更小。
基因和肥胖,特別是肥胖,才是關節炎的真正“元兇”,運動不過是可憐的“替罪羊”。研究顯示,肥胖者患關節炎的風險增4倍,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教授詹姆士?福萊德說:“事實上,功能良好的關節能承受很大的力量,因為關節中的軟骨中沒有供血的動脈,它依靠運動產生抽吸作用而獲得氧氣和營養。運動對于維系軟骨健康至關重要?!?/P>
對此,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研究室教授陸一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單純的跑步對膝關節的損傷并不大。從生物凈化理論的角度出發,膝關節足以完成它終身的使命,之所以會出現損傷,主要是因為現代人體重普遍超標,讓膝關節承受的壓力過大,再加上跑步姿勢、關節退行性病變等各種原因使其受損后難以恢復,才有了“跑步損傷膝關節”的說法,其實這是所有因素加起來導致的結果。也正因為如此,建議身材過胖、關節有退行性病變的老年人不要單純用跑步的方法來運動,可以跟游泳等其他運動方式相結合。
另外,加強腿部力量練習也很重要。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小腿肚(腓腸肌)肌肉力量越強的人,越不容易發生運動損傷。參與該項研究的運動生理學博士克里斯蒂?波普稱,每天練習抬腿12次就足以增強此處的耐力。
健走對身體的好處簡述如下:
1、維持好身材。
每日步行5000步(40分鐘完成),可消耗300大卡,每周可減重1-1.5公斤
2.增進身體機能,預防慢性疾病。
3.增進心肺功能、強化雙腿肌肉并增加背、膝支撐力,可預防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及退化性骨骼肌肉疾病等,此外,健走時配合呼吸的吐納,能帶動全身血氧的循環,可預防老化癡呆與健忘。
4.控制慢性疾病的好藥方。
5.持續健走有助于降低血糖、血脂肪并控制血壓。
6.消除壓力、幫助睡眠、解除憂郁。
7.多用雙腳,能改善體內自律神經的操控狀態,有助于消除壓力、幫助睡眠及紓解憂郁。
原來有些人走路時每步邁出距離較短,且兩腳之間的距離較寬。由于每步邁出的距離縮短,再加上步伐比較慢,行走的速度明顯下降,這與人的肌肉韌帶的彈性和關節的靈活性下降有關。但適當的鍛煉,可使你仍保持較好的柔韌性,走起路來照樣很有精神。
1.一腿伸直站立,另一腿抬起,腳跟放在適當高度的物體上,一手可扶在旁邊的物體上以保持平衡,椅子、欄桿、窗臺、臺階等都可以利用。適當的高度是,當您把腳跟放在支撐物體上面,膝關節伸直并盡量勾腳尖時,可感到大腿后面被牽拉得有點痛,但可以忍受。保持這個姿勢5秒、10秒或更長點時間(切忌身體一下、一下向下壓),注意放松大腿后面的肌肉。當大腿后面被牽拉的感覺減輕后,上身向前壓一點,被牽拉的感覺又會加重,堅持一會兒,再次輕壓。重復4~5次以后,換另一條腿做同樣練習。隨柔韌性改善,可逐步選用更高一點的支撐物。
2.用兩前腳掌站在臺階或樓梯上,腳跟懸空,手扶欄桿以保持平衡。膝關節伸直,身體重心向下降,這時會感到小腿肌肉被拉緊。練習方法同上,保持一段時間,待被牽拉的感覺減輕后,重心再下降一點,腳跟再降低一些,重復4~5次。
(責任編輯:朱曉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