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早期癥狀表現有哪些?腦血栓的表現及診斷
腦血栓作為發生在中老年身上的常見疾病,近些年來,正在危害著越來越多的人,這種疾病的出現不但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還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如果腦血栓患者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的話,就會導致癱瘓,要想及時發現這種疾病,我們就要了解腦血栓發病前的信號,腦血栓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血粘度增高只是眾多因素之一,但至少可以肯定,養成睡前飲水的習慣對預防腦血栓的發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腦血栓患者的早期癥狀表現有哪些?
突發性眩暈:眩暈是腦血栓前兆中極為常見的癥狀,可發生在任何時段,尤以清晨起床時最常見。此外,在疲勞、洗澡后也易發生。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若1天至2天反復出現5次以上眩暈,發生腦出血或腦梗死的危險性將增加,這時就要特別留意了,必要時盡早去醫院治療。
血壓異常:血壓突然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時,是發生腦血栓的前兆;血壓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時,是腦血栓形成的前兆。
剃刀落地:指自己持刀刮胡子時,頭轉向一側,突然感覺手臂無力致剃刀落地,1分鐘至2分鐘后完全恢復。這是由于轉頭扭頸時,引起已經硬化的頸動脈扭曲加重狹窄,導致顱腦供血不足所致。
偏側麻癱:偏側麻癱即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嚴格說來,這已是最輕型中風。據追訪觀察,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后3年至5年,半數以上的人會發生缺血性腦中風。
突發性劇烈頭痛:突然發生劇烈頭痛且伴有抽搐,且頭痛劇烈在夜間痛醒者易發腦血栓,需及時就醫。
突然流口水:突然說話不利索或流口水要注意了,特別是對于原本就有高血壓、糖尿病等腦血栓危險因素的老年人來講,流口水很可能是腦血栓的先兆。
腦血栓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一)一般癥狀:本病多見于50~60歲以上有動脈硬化的老年人,有的有糖尿病史,常于安靜時或睡眠中發病,1~3天內癥狀逐漸達到高峰,有些患者病前已有一次或多次短暫缺血發作,除重癥外,1~3天內癥狀逐漸達到高峰,意識多清楚,顱內壓增高不明顯。
(二)腦的局限性神經癥狀:變異較大,與血管閉塞的程度,閉塞血管大小,部位和側支循環的好壞有關。
1。頸內動脈系統
(1)頸內動脈系統:以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偏盲三偏征和精神癥狀為多見,主側半病變尚有不同程度的失語,失用和失認,還出現病灶側的原發性視神經萎縮,出現特征性的病側眼失明伴對側偏癱稱黑蒙交叉性麻痹,horner征,動眼神經麻痹,和視網膜動脈壓下降。
(2)大腦中動脈:最為常見,主干閉塞時有三偏征,主側半球病變時尚有失語。
(3)大腦前動脈:由于前交通動脈提供側支循環,近端阻塞時可無癥狀;周圍支受累時,常侵犯額葉內側面,癱瘓以下肢為重,可伴有下肢的皮質性感覺障礙及排尿障礙;深穿支阻塞,影響內囊前支,常出現對介中樞性面舌癱及上肢輕癱,雙側大腦前動脈閉塞時可出現精神癥狀伴有雙側癱瘓。
2。椎一基底動脈系統
(1)小腦后下動脈綜合征:引起延髓背外側部梗塞,出現眩暈,眼球震顫,病灶側舌咽,迷走神經麻痹,小腦性共濟失調及hroner征,病灶側面部對側軀體,肢體感覺減退或消失。
(2)旁正中央動脈:甚罕見。
(3)小腦前下動脈:眩暈,眼球震顫,兩眼球向病灶對側凝視,病灶側耳鳴,耳聾,horner征及小腦性共濟失調,病灶側面部和對側肢體感覺減退或消失。
(4)基底動脈:高熱,昏迷,針尖樣瞳孔,四肢軟癱及延髓麻痹,急性完全性閉塞時可迅速危及病人生命,個別病人表現為閉鎖綜合征。
(5)大腦后動脈:表現為枕頂葉綜合征,以偏盲和一過性視力障礙如黑朦等多見,此外還可有體象障礙,失認,失用等。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兩歲七個月小孩做高壓氧是否有用
2024-10-21日常生活中保護心臟應注意哪些方面
2024-10-21心超左心室相關數據異常有問題嗎
2024-10-21什么是單臍動脈?
2024-10-21出現胸悶氣短應如何應對
2024-10-21心情煩躁心悸因震驚事件,如何應對?
2024-10-21如何判斷心肌酶譜是否正常
2024-10-21岳麓區哪家醫院治療心肌炎比較好
2024-10-21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