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也會引起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注意事項
心律失常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疾病,根據心律失常的來源、表現不同分為各種類型。近年來發現抗心律失常藥物本身有時也會引起心律失常,而且抗心律失常藥作用越強,其致心律失常作用越大,其發生率約為10%,由于患者診斷不同、病情不同、病因不同,在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時應特別注意,嚴格掌握藥物適應證,選擇合適的藥物,同時考慮藥物的禁忌,給藥劑量需要個體化。其中特別以用藥劑量不當、藥物相互作用影響更為重要。
藥物導致心律失常有哪些癥狀?
一般來說,在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過程中,如出現下列情況,應考慮為藥物所致的心律失常:
1、在治療快速型心律失常(如頻繁早搏、快速房顫等)過程中突然出現緩慢型心律失常(如心跳明顯減慢,每分鐘在50次以下),表現為脈搏次數明顯減慢,并可有頭暈、胸悶等癥狀。
2、室性早搏出現次數較原來增加4倍左右,心悸、胸悶、頭暈等癥狀更為明顯,脈搏次數快慢不一,甚或有停歇現象。
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注意事項
首次診斷心律失常的患者,應由醫生根據藥物的電生理作用,患者心律失常的發病機制、臨床情況、用藥情況及其他伴發疾病等情況確定首選藥物。具有心律失常病史的患者,醫生在選擇藥物時還應詳細詢問患者的抗心律失常用藥史,及患者對于每種藥物的反映情況。一般除在緊急情況下,最好首先選用很少引起藥源性疾病的藥物。
大部分抗心律失常藥物都具有減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縮的作用,對于伴有嚴重心臟病的患者,如心臟明顯擴大、心力衰竭者,應注意藥物的禁忌證,避免在治療心律失常的同時加重原發疾病。
由于不同病情的心律失常患者對于抗心律失常藥物的反應不同,藥物應用劑量個體差異較大,并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患者切不可自行選擇用藥劑量,或隨意調整藥物劑量。另外,肝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藥物劑量需要根據臟器功能情況進行調整。
需要特別提出注意的事項:抗心律失常藥物不同于其他藥物,必須在醫師的指導下應用,服用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用藥時間及劑量,并且需要密切觀察病情,否則將危及生命。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血壓低應如何有效調理
2024-10-21心跳老是加速是什么原因
2024-10-21慢性心力衰竭治療醫院如何選擇
2024-10-21便秘對冠心病患者存在哪些危害?
2024-10-21鹽酸曲美他嗪片的使用禁忌有哪些
2024-10-21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治療醫院如何選?
2024-10-2125 歲身高 170 體重 150
2024-10-21胎兒左心室強回聲是什么意思?
2024-10-21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