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癥狀
高血壓癥狀:病因種類,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和老年性高血壓。
一、原發性高血壓:
早期常無明顯高血壓癥狀,可以多年自覺良好而偶于體格檢查時發現血壓升高,少數患者則在發生心、腦、腎等并發癥后才被發現。
高血壓患者可有頭痛、眩暈、氣急、疲勞、心悸、耳鳴等癥狀,但并不一定與血壓水平相關,且常在患者得知患有高血壓后才注意到。體檢時可聽到主動脈瓣第二心音亢進、主動脈瓣區收縮期雜音或收縮早期喀喇音。沉淀持續高血壓可有左心室肥厚并可聞及第四心音等不多見的高血壓癥狀。原發性高血壓按時間分為:
(1)高血壓病初期癥狀
高血壓病初期癥狀只是在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后血壓暫時升高,隨后可恢復正常,以后血壓升高逐漸趨于明顯而持久,但一天之內白晝與夜間血壓仍有明顯的差異。
(2)高血壓病后期癥狀
高血壓病后期的的高血壓病后期常與心、腦、腎功能不全或器官并發癥有關。主要的后期高血壓癥狀有:腎功能不全,腦出血,心力衰竭等。
二、繼發性高血壓:
(1)腎實質病變高血壓癥狀
極性腎小球腎炎,多見于青少年,有急性起病鏈球菌感染史,有發熱、血尿、浮腫史,鑒別并不困難。慢性腎小球腎炎與原發性高血壓伴腎功能損害者不易區別,但反復浮腫史、明顯貧血、血漿蛋白低、蛋白尿出現早而血壓升高相對輕、眼底病變不明顯有利于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診斷。糖尿病腎病,無論是1型或2型,均可發生腎損害而有高血壓,腎小球硬化、腎小球毛細血管基膜增厚為主要的病理改變,早期腎功能正常,僅有微量白蛋白尿,血壓也可能正常;病情發展,出現明顯蛋白尿及腎功能不全時血壓升高。
(2)腎動脈狹窄高血壓癥狀
可為單側或雙側性。病變性質可為先天性、炎癥二指性或動脈粥樣硬化性,后者見于老年人,前兩者主要見于青少年。反進展迅速的高血壓或高血壓突然加重,呈惡性高血壓表現,藥物治療無效,均應懷疑本癥。本癥多有舒張壓力中、重度升高,體檢時可在上腹部或背部肋脊處聞及血管雜音。大劑量斷層靜脈腎盂造影、放射性核素腎圖有助于診斷,腎動脈造影可明確診斷。
(3)嗜鉻細胞瘤高血壓癥狀
腎上腺髓質或交感神經節等嗜鉻細胞腫瘤可間歇或持續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出現陣發性或持續性血壓升高。高血壓癥狀還表現在反血壓波動明顯,陣發性血壓增高伴心動過速、頭痛、出汗、蒼白癥狀,對一般降壓藥物無效,或高血壓伴血糖升高、代謝亢進等表現者均應懷疑及本病。
(4)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等高血壓癥狀
本癥系腎上腺皮質增生或腫瘤分泌過多醛固酮所致。臨床上以長期高血壓伴頑固的低血鉀為特征,可有肌無力、周期性麻痹、煩渴、多尿等。血壓多為輕、中度增高。實驗室檢查有低血鉀、高血鈉、代謝性堿中毒、血漿腎素活性降低、尿醛固酮排泄增多等癥狀。螺內酯(安體疏通)試驗陽性具有診斷價值。超聲、放射性核素、此可作定位診斷。
(5)庫欣綜合征的高血壓癥狀
系腎上腺皮質腫瘤或增生分泌糖皮質激素過多所致。除高血壓外,有向心性肥胖、滿月臉、水牛背、皮膚紫紋、毛發增多、血糖增高等特征,診斷一般并不困難。
(6)主動脈縮窄高血壓癥狀
多數為先天性血管畸形,少數為多發性大動脈炎所引起。特點為上肢血壓增高而下肢血壓布告或降低,呈甚至血壓高于下肢的反常癥狀。在肩胛間區、胸骨旁、腋部可有側支循環動脈的搏動和雜音或腹部聽診有血管雜音。胸部X線攝影可顯示肋骨受側支動脈侵蝕引起的切跡。
三、老年性高血壓:
老年性高血壓可以分為三類:混合型高血壓病收縮期高血壓舒張期高血壓,他們的癥狀是:
(1)混合型高血壓病癥狀:表現為收縮壓及舒張壓均高,脈壓差正常或增大。
(2)收縮期高血壓癥狀:表現為收縮壓升高,舒張壓正常或稍低,脈壓差大。
(3)舒張期高血壓癥狀:表現為舒張壓升高,收縮壓正常或稍高,脈壓差小。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壓差大且高壓高應選擇哪些藥物治療?
2024-10-22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有原發性高血壓
2024-10-22胸悶氣喘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2房顫患者的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2心跳 180 次/分醫生建議手術,是
2024-10-22主動脈硬化的成因及應對措施是什么
2024-10-22心臟放支架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2引香園亞麻籽油能否降三高?
2024-10-22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