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能吃動物內臟嗎?這樣吃動物內臟較健康
中國人吃動物內臟的習慣又來已久,像熘肝尖、爆炒腰花、辣炒大腸、毛血旺都是以動物內臟為主要原料制作的的傳統名菜,爆肚還是北京有名的傳統小吃。
相對于動物肉來講,大多數內臟有更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B族和鐵、鋅、硒等的礦物質,這些營養素是我國傳統膳食中比較容易缺乏的,所以有人提倡食用動物內臟來補充這些營養素,預防營養缺乏病。
但是近幾年又有專家指出,動物肝、腎是代謝解毒的器官,有毒有害物質含量遠遠高于其它部位的肉,而且動物內臟膽固醇含量非常高,不宜食用。那么動物內臟究竟該不該吃呢?
一、看營養成分
內臟營養豐富 大部分的動物內臟營養素含量高于肌肉,尤其是肝臟,肝臟是動物體內營養素最集中的地方,肝臟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較肉類低,如豬肝中蛋白質含量只有19.3%,脂肪只有3.5%。
豬肝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葉酸等)以及鐵、鋅、硒等微量元素,而且豬肝價格相對便宜,所以豬肝過去一直被譽為物美價廉的“營養寶庫”,受到廣泛的推薦。
其他內臟,如腎、肺、腸、肚、腦的維生素、微量元素等重要營養素的含量比肝臟低,營養價值不及肝臟。
二、脂肪和膽固醇較高
大部分的內臟脂肪含量高于肌肉,膽固醇幾乎都比肌肉含量高。動物內臟中比如豬肝、豬腸、豬腦等所含的膽固醇成分很高。豬肝含有較多的膽固醇,100克豬肝含膽固醇288毫克,是瘦豬肉的3.5倍。這對于現代的人在體檢中10個就有9個是膽固醇過高也許吃這些食物有關聯。動物內臟脂肪含量都比較高,吃得太多對人體健康也不利, 容易引起高血脂、動脈硬化等。
三、其他安全隱患
養殖時隨飼料、飲水和空氣攝入體內的污染物(如重金屬、殘留農藥),抗生素、激素、飼料添加劑、非法使用的物質(如瘦肉精——鹽酸克倫特羅)在肝臟(其他內臟也相仿)內積聚較多,遠高于肌肉。因吃豬肝或其他內臟領導導致瘦肉精中毒的惡性事件舉不勝舉。
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的加劇,水質的變差,以及農藥和激素在養殖業領域的不規范使用,動物內臟的安全性受到質疑, 尤其是肝臟和腎臟。因為肝臟是代謝器官,而腎臟是排泄器官,也是毒素最容易蓄積的部位。
現在飼養動物,都得加飼料,有些飼料中的非法添加劑(最著名的、最主要的和最普遍的是瘦肉精)、抗菌素和激素等化學物質都會集中出現在內臟中(肉中當然也會有,但一般比內臟少很多)。由此不難理解,為什么在奧運會期間,北京市會出臺禁止單位食堂食用豬肝的規定。
肝臟是代謝器官,在代謝過程中可能會有些有害代謝物的殘余和累積,如果清洗不徹底,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這是它被“禁”的主要原因。
四、國外不吃內臟的理由
如豬肝,大腸,雞心,牛肚。我們覺得美味的東西,他們很懼怕。沒有什么特別的原因,他們就是覺得動物的內臟很惡心,只能丟棄。還有吃動物的肉,一定要把動物的頭去掉。
五、動物內臟:少量食用對健康無害
目前建議不吃動物內臟的居多,建議不吃的理由還是從安全角度,威脅健康角度來看的。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肉、蛋、奶等日漸充裕,豬肝的物美價廉優勢已不復突出。
在現在生活水平下,大部分城市居民完全可以通過攝取畜類、禽類和魚類的肌肉來滿足營養需要,未必非得吃動物內臟。
建議吃的理由是考慮到:一些人的飲食喜好,不能剝奪選擇食物的自由感,享受感;還有些的確需要這樣的食物來補給一些營養素的。比如:VA,鐵等。 總的來說,動物內臟雖然含有有害健康的成分,但它同時含有大量的營養素,只要別吃得太多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六、吃動物內臟要注意什么
1、少量食用,一次吃25克左右也就2-3口的量,多了容易維生素A中毒。
2、可以用雞肝、鴨肝、鵝肝代替豬肝,毒素少一些。
3、清洗一定要干凈:肝臟和腎臟屬于排毒器官,受污染的可能性較高,毒素含量大,所以很多人在清洗和烹調時,也都會格外注意。其實其他動物內臟如肺、肚、腸等,也常被多種病原微生物污染,是各種寄生蟲的主要寄生部位,所以在清洗烹飪時也需要特別注意。
4、烹飪一定要熟透:動物內臟的烹制最好采用長時間高溫高壓燜煮的方法,將寄生蟲、病菌和蟲卵殺死,以保證食用安全。 有些大排檔做的爆炒豬肝,出盤還帶著血呢,根本沒熟透。如果吃了未炒熟的動物內臟,感染疾病的機會便大大增加別的內臟如肚子、腸子等也不應采取爆炒的做法。內臟如果不炒熟炒透,就難以殺死病菌和寄生蟲。
哪些內臟是可以食用的?
一般來說肝、腸、腎、腦是毒性最強的部位,相比而言,動物心臟的危險性較低,其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與瘦肉相當,富含血紅素鐵和蛋白質,污染元素也較少,可以吃一些,而腎、肺、腸、腦最好不要吃。所以少吃肉,少吃內臟也是一種環保,更是可以獲得更多健康的理由。
如果是高血脂的病人,尤其是低密度膽固醇脂蛋白增高者是不能夠食物動物內臟的,會加重高血脂,加快動脈硬化的發生,從而有可能造成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梗死等疾病,對您的健康造成危害。
動物內臟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這是高血脂、動脈硬化的高危因素,因此建議高血脂患者避免食用,血脂不高的人群盡量減少食用,以免對身體造成損害。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壓差大且高壓高應選擇哪些藥物治療?
2024-10-22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有原發性高血壓
2024-10-22胸悶氣喘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2房顫患者的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2心跳 180 次/分醫生建議手術,是
2024-10-22主動脈硬化的成因及應對措施是什么
2024-10-22心臟放支架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2引香園亞麻籽油能否降三高?
2024-10-22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