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要接觸哪些檢查 心臟病患者的飲食注意
心臟病患者為了及早發現問題,一定要堅持檢查,那么心臟病患者一般需要接觸哪些檢查呢?
(一)動態心電圖:又稱長程心電圖,可提供受檢者全日的動態心電活動的信息。有效地補充常規心電圖的不足,不僅可以獲得連續24小時甚至48小時的心電圖資料,結合病人的活動日記,還可以明確病人的癥狀、活動狀態及服用藥物等與心電變化之間的關系
(二)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是用以發現早期冠心病的一種診斷方法,雖然與冠狀動脈造影結果對比有一定比例的假陰性和假陽性,但由于其方便、無創傷、安全,仍被公認為一項重要的臨床檢查手段。其中平板運動試驗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運動負荷試驗方法。
(三)超聲心動圖檢查:觀察心、大血管的形態結構和搏動狀態,了解房室收縮、舒張與瓣膜的關閉和開放活動的規律,為臨床提供具有重要價值的參考資料。
(四)X線檢查:在心臟X線片上則能較準確的測出心臟橫徑、心胸比率和心臟面積。
(五)CT檢查:心臟形態、心功能、心肌組織檢查和心肌灌注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確定有冠心病的存在。
(六)磁共振成像:提示心臟大血管病變和清楚的心肌梗死部位;PET可顯示早期心肌代謝異常,但價格昂貴,經濟條件許可者可以選用。
(七)放射性核素心臟顯像:包括靜息時心肌顯影和結合運動試驗的動態顯影。有201Tl或99mTc-MIBI使正常心肌顯影而缺血區不顯影的“冷點”顯影法,和用99mTc焦磷酸鹽使新近壞死的心肌顯影而正常心肌不顯影的“熱點”顯影法,進行心梗定位和冠心病的早期診斷。較新的顯像法包括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
心臟病患者應該在平日里注意飲食和休息。
1、及時補水分,綠茶為首選。
心腦血管病人發病死亡,原因與出汗過多、未及時喝水、血液濃縮有關。由于各人出汗多少不同,每日所需水分也不同。標準以每日1500毫升尿為準,只要每日有1500毫升左右的尿量即表示人體內水分足夠。研究表明,綠茶有強抗氧自由基作用,有良好的防癌、防動脈粥樣硬化效果,是色、香、味俱佳的上乘飲料。
2、勿暴飲冰水,防心梗猝發。
只要飲用三杯以上冰水,心電圖幾乎都有變化。由于短時間內用大量冰涼飲料誘發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者,臨床上已屢見不鮮,不可不慎。
3、謹防“魔鬼時間”。
生物鐘節律研究表明:一天中,上午6—11時是急性心梗、腦卒中、猝死的高峰時間,被稱為“魔鬼時間”。病情較重的老年冠心病人,晨起宜提前服藥,上午不宜安排過量活動。
4、三個半分鐘,生命保平安。
專家建議:夜間醒來方便時,應先在床上躺半分鐘,然后坐起半分鐘,再雙腿下垂半分鐘,能有效防止許多致命性意外事故發生。
5、膳食是基礎,紅黃綠白黑。
紅是指紅葡萄酒,每日飲50—100毫升,有助于預防冠心病。黃指黃色蔬菜,如胡蘿卜、紅薯、西紅柿等,富含胡蘿卜素,能減輕動脈硬化。綠指綠葉蔬菜。白指燕麥粉、燕麥片,每日50克,能有效降低血甘油三酯、膽固醇。黑指黑木耳,每日5—10克,對降低血粘度、膽固醇有明顯效果。
6、午睡半小時,冠心少三成。
調查研究表明,每日午睡半小時者比不睡者冠心病死亡率少30%,其原因與午睡時血壓下降、心率減慢,與白天的血壓高峰出現一段低谷有關。
7、情緒穩定,淡泊寧靜。
據調查,急性心肌梗塞的發作誘因中情緒激動所占比例為第一位。預防心絞痛、心肌梗塞最重要的養生方法是情緒穩定,淡泊寧靜。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45 歲近一月眼前發黑、夜間眩暈心悸
2024-10-24血壓低服用生脈飲能否加量?
2024-10-24為何冬天血壓較夏天更容易升高?
2024-10-24哪些人群易患妊娠高血壓?
2024-10-24新生兒期心功能不全的誘因有哪些?
2024-10-24心肌炎的危害包括哪些?
2024-10-24動脈粥樣硬化的命名依據是什么?
2024-10-24心律失常是否會危及生命?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颊哐芄嘧⒌年P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