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沒癥狀就不用治?最經濟實惠的降血脂方法
據介紹,我國目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已超過2.7億人,每5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每年死于心腦血管疾病近300萬人,占我國每年總死亡人數的1/3,平均每10秒鐘就有1人死于心腦血管疾病。其中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俗稱“三高”)、吸煙、肥胖等已成為心腦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險因素。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的診斷率和規范治療率依舊偏低。據一組中美兩國數據對比顯示,我國人口血脂異常的診斷率只有11%,比美國低了近40%,治療率低了20%;而我國高血壓診斷率和治療率均不到美國的半數。此外,我國患者的依從性也處于較低水平。
相對目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現狀,在疾病的規范診療方面則出現了認知脫節現象,而且大眾對心腦血管疾病的危害及防治的認知不足。霍勇指出,目前臨床治療上最為突出的問題是很多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未能長期、充分地堅持他汀類藥物治療。在全國很多地區,當膽固醇水平降到化驗單上的“正常值”之后,患者就不能繼續享受醫保報銷了,很多患者就會因此而停藥。但是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尤其是膽固醇的控制需要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一旦停藥,治療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關于高血脂的7個認識誤區
我們對高血脂的認識存在著許多誤區,只有了解這些誤區,才能夠幫助患者更好地做出應對。常見的高血脂誤區有:
1、如果沒出現癥狀就不必采取治療措施
不少的高血脂患者并沒有出現什么特殊的不適癥狀,所以他們就會把血脂異常視為跟高血壓和糖尿病一樣的慢性病,自認為在短期內對他們的身體健康不會產生什么大的影響。于是放松警惕,不管不顧。而事實上,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高血脂早已成為人們不可忽視的心腦血管健康的“慢性殺手”了。如果你患有高脂血癥,但是長期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就很容易引發以下三類疾病:第一類疾病是心臟疾病,它包括冠心病、心絞痛或者心肌梗死、心臟動脈硬化等;第二類疾病是腦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腦血管硬化而導致的腦血栓、腦出血等;第三類疾病是腎臟疾病,腎動脈硬化很容易引發尿毒癥的出現。
總的來說,高血脂所帶來的危險影響最常見的有:心梗、腦梗(它不會有任何前兆,會致突然死亡,在很多情況下根本沒有搶救過來的希望)。在此提醒那些認為只有出現了癥狀才去醫院檢查和采取治療措施的病人:等到出現癥狀才去檢查治療,就真的有點晚了,不要給自己留下健康的隱患。此外,我們一定要重視降血脂治療,只有這樣才能預防上述心、腦、腎疾病的出現。
2、患者通常還沒有保護肝臟的意識
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的血脂異常,還可能會引起脂肪肝癥狀。我們知道肝臟是脂肪酸合成與氧化、膽固醇合成、蛋白質合成及清除異常脂蛋白的主要場所。高血脂會導致人的肝功能出現損傷,長期的高脂血癥會導致脂肪肝的出現,肝動脈粥樣硬化后受到損害,肝小葉損傷后,結構會發生變化,最終會導致肝硬化,損害肝功能。簡而言之,高血脂會增加肝臟代謝的負擔,久而久之會影響肝功能。而肝功能低下又會降低脂類代謝能力,這更容易引發血脂異常,使脂類大量沉積于肝細胞從而形成脂肪肝,并因此而引發一系列更為嚴重的肝臟疾病。所以高血脂患者在日常的治療中,切記不要忽視保護自己的肝臟。高血脂與肝功能損傷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高血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可以服用一些保健品來幫助自己保肝護肝。
3、在炎炎夏季只要保持飲食的清淡,就不用再吃降脂藥了
有些高血脂患者認為在夏季由于天氣炎熱,所以要吃得清淡,這樣血脂就不會升高了,也就沒必要再吃降脂藥了。事實上,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因為降脂藥是有兩方面作用的:第一個作用能降低血脂;第二個作用能抗動脈粥樣硬化和穩定斑塊。通過動物實驗和大規模的臨床研究后發現,在長期使用降脂的他汀類藥物后,能夠讓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體積出現縮小。
4、瘦人肯定不會得高脂血癥
人們往往會把高血脂與肥胖人群畫上約等號,似乎高血脂就只是胖人們才會得的疾病。有很多擁有勻稱身材的人很容易忽視對血脂的檢查,這些人一旦發現身體不適,他們的血脂檢測數值往往是比較高的了。很多皮下脂肪出現堆積的胖人,經化驗,其血脂卻并不一定很高。我們知道高脂血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高脂血癥是與環境及遺傳相關的。繼發性高脂血癥則繼發于其他的疾病,比如有腎病綜合征、高血壓、胰腺炎、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阻塞性肝病等。所以說那些體形瘦的人也并不一定能對高脂血癥免疫。
5、血脂降得越低就越好
我們必須對高血脂對人的血管潛移默化的危害引起高度重視,但這并不代表血脂降得越低就越好。國外的研究證實,如果血脂過低,腫瘤的發生率就會有所增加。這是因為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人體日常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太多或太少,都是不利于人們健康的。
最經濟實惠的降血脂方法
飲食療法是高血脂治療方法中最“不花錢”的,而且是最簡單的。趙莉主任經常教導高血脂患者,需要謹記以下飲食原則:低脂、低膽固醇、高膳食纖維、充足蛋白質、適量碳水化合物飲食。
1、選用低脂肪食物,使用少油的烹調方法
低脂肪食物,如谷薯類及其制品,豆類及其制品,禽獸類瘦肉、低脂或脫脂奶。應多吃魚,尤其是深海魚類,它們脂肪含量低,而且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膽固醇,建議每周進食2次以上。少吃高脂肪食物,如肥肉、臘腸臘肉、黃油、奶油等。食物制作時可用蒸、煮、拌等少油的烹調方法,烹調不用豬油、棕櫚油、黃油,可選用花生油、芝麻油、大豆油,食用植物油應限于25克/天。肉湯類應在冷卻后除去上面的脂肪層,剔除禽類的皮。
2、選用膽固醇低的食物,學會計算膽固醇日均攝入量
膽固醇低的食物,如:谷薯類、蔬菜、豆類、水果,它們所含的植物固醇有抑制膽固醇的作用。少進食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人造黃油、奶油點心、魚子、魷魚、蛋黃等。趙莉主任特別強調,血清膽固醇輕度升高者,飲食中膽固醇攝入量應少于300毫克/天(約等于1個雞蛋黃中膽固醇的含量),中度和重度升高者,飲食中膽固醇攝入量應少于200毫克/天。
3、選用高纖維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
選含膳食纖維多的食物,如莜麥、玉米、燕麥等粗糧,因膳食纖維可降低膽固醇的吸收,同時可延緩胃內容物的排空,增加飽腹感,防止肥胖。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保證每天攝入400-500克,它們能降低血脂,促進膽固醇的排泄。可選用降脂食物,如:洋蔥、大蒜、山楂、香菇、蘑菇、木耳、銀耳、海帶、芹菜等。
4、綠茶是降低膽固醇的好幫手
高血脂患者可以多喝茶。因為茶葉中含有茶多酚、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綠茶,可降低膽固醇在動脈壁上沉積,防止動脈粥樣硬化。
此外,建議高血脂患者吃清淡少鹽的食物,可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等含優質蛋白多的食物。避免飲食過飽,忌煙和辛辣調味品,飲酒適量,特別是病情重者必須禁酒。
另外,還應該保持理想體重,增加運動,防止超重和肥胖。在運動方面,,對于不喜歡鍛煉的人,可以每天堅持做1000次提肛運動,提肛運動就是有規律地往上提收肛門,然后放松,一提一松就是提肛運動。它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增加腹部肌肉,還可以起到按摩“五臟六腑”的作用,長期堅持下來,會讓你的脂肪肝沒有了,以及血壓、血脂也會隨之變正常。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45 歲近一月眼前發黑、夜間眩暈心悸
2024-10-24血壓低服用生脈飲能否加量?
2024-10-24為何冬天血壓較夏天更容易升高?
2024-10-24哪些人群易患妊娠高血壓?
2024-10-24新生兒期心功能不全的誘因有哪些?
2024-10-24心肌炎的危害包括哪些?
2024-10-24動脈粥樣硬化的命名依據是什么?
2024-10-24心律失常是否會危及生命?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