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變胖或是心衰信號 心力衰竭是怎么發生的?
急性心功能不全又叫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見的是急性左心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腫。心功能不全被定義為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臟舒縮功能障礙,發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環血量與血管舒縮功能正常時不能滿足全身代謝對血流的需要,從而導致具有血流動力異常和神經激素系統激活兩方面特征的臨床綜合征。其中心瓣膜疾病、冠狀動脈硬化,高血壓、內分泌疾患、細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氣腫或其他慢性肺臟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臟病而產生心力衰竭的表現。妊娠,勞累、靜脈內迅速大量補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臟的負擔,而誘發心肌衰竭。
專家介紹,心腦血管疾病的突發通常會有一些預警信號,有前兆表現,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自己有以下異常表現,需要引起重視:
突然變胖(體重迅速增加,如3天加重4斤);惡心、食欲不振;疲乏;頭暈加重;咳嗽加劇;腹部腫脹或疼痛持續加重;腿部或腳踝的腫脹增加。
以上這些都可能是心衰的前兆,一旦出現呼吸急促加劇、活動耐受程度降低;因呼吸困難驚醒;需要墊高枕頭才能舒適入睡;心率加快或心悸惡化等情況,則要盡快去醫院。
那么,心衰是怎么發生的呢?常見誘因有哪些?
1、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既是心力衰竭的原因,也是心力衰竭的誘因。尤其以心房纖顫、室性心動過速、室性纖顫等快速型心律失常為多見。
2、感染:各種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是誘發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感染可通過多種途經增加心臟負擔和/或妨礙心肌的舒縮功能。
3、妊娠與分娩:妊娠期血容量增多,至臨產期可比妊娠前增加 20% 以上,特別是血漿容量增加比紅細胞增加更多,可出現稀釋性貧血,加上心率增快和心搏出量增大,使機體處于高動力循環狀態,心臟負荷加重。分娩時由于精神緊張和疼痛的刺激,使交感 - 腎上腺髓質系統興奮,一方面回心血量增多,增加了心臟的前負荷;另一方面外周小血管收縮,射血阻抗增大,使心臟后負荷加重,加上心率加快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脈血流不足,導致心力衰竭的發生。
4、臨床治療不當:臨床治療不當也是心衰的誘因。例如,洋地黃用藥安全窗很小,易發生中毒,在心肌缺血、缺氧情況下則中毒劑量更小,過多、過快輸液也會誘發心力衰竭的產生。
5、其他誘因:勞累、緊張、情緒激動、精神壓力過大、環境和氣候的變化等也可誘發心力衰竭。
嚴守四個習慣 降低心衰風險
新研究中,新研究負責人,慢性病流行病學研究中心的博士及其同事比較了38075名芬蘭男女參試者的心衰危險。經過大約14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638名男性和445名女性罹患心衰。研究人員將高血液、糖尿病、心臟病史等因素納入考慮范疇之后,分析發現,4種健康生活習慣大大降低心衰危險。具體健康生活習慣為:
1、不吸煙。與不吸煙者相比,男性煙民心衰危險高出86%,女性煙民心衰危險高出109%
2、保持健康體重。肥胖男性和肥胖女性心衰危險分別增加75%和106%。體重超標會使男女心衰危險分別增加15%和21%。
3、經常鍛煉。經常進行散步等適度鍛煉的男女,其心衰危險分別降低21%和13%。運動強度較高的男女,其心衰危險分別降低33%和36%。
4、多吃蔬菜。每周吃蔬菜3—6次的男女,其心衰危險分別降低26%和27%。
專家指出,一個人有益心臟的生活習慣越多,其心衰危險就越低。胡剛博士表示,保持健康的任何措施都有利于降低心衰危險。如果每個人都能遵守三種護心原則,那么總人口中心臟衰竭新病例將會減少50%。
專家指出,這項新研究表明,醫生在診斷過程中,應該考慮患者的上述4大生活方式因素,并給予患者改善生活方式的建議,以更好地防治心衰危險。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45 歲近一月眼前發黑、夜間眩暈心悸
2024-10-24血壓低服用生脈飲能否加量?
2024-10-24為何冬天血壓較夏天更容易升高?
2024-10-24哪些人群易患妊娠高血壓?
2024-10-24新生兒期心功能不全的誘因有哪些?
2024-10-24心肌炎的危害包括哪些?
2024-10-24動脈粥樣硬化的命名依據是什么?
2024-10-24心律失常是否會危及生命?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