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會遺傳嗎?先天性心臟病能否治愈
先天性心臟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見的一類,約占各種先天畸形的28%,指在胚胎發育時期由于心臟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礙或發育異常而引起的解剖結構異常,或出生后應自動關閉的通道未能閉合(在胎兒屬正常)的情形。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不容小視,占出生活嬰的0.4%~1%,這意味著我國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臟病患者15~20萬。先天性心臟病譜系特別廣,包括上百種具體分型,有些患者可以同時合并多種畸形,癥狀千差萬別,最輕者可以終身無癥狀,重者出生即出現嚴重癥狀如缺氧、休克甚至夭折。根據血液動力學結合病理生理變化,先天性心臟病可分為發紺型或者非發紺型,也可根據有無分流分為三類:無分流類(如肺動脈狹窄、主動脈縮窄)、左至右分流類(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和右至左分流(如法洛氏四聯癥、大血管錯位)類。
幫你找出先天性心臟病的病因
一、環境因素
1、妊娠前三個月患病毒或細菌感染,尤其是風疹病毒,其次是柯薩奇病毒,其出生的嬰兒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率較高。胎兒周圍環境因素,妊娠早期子宮內病毒感染,以風疹病毒感染后多見,常引起動脈導管未閉及肺動脈口狹窄,其次為柯薩奇病毒感染Coxsakie可引起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此外羊膜病變,胎兒周圍機械壓迫,母體營養障礙,維生素缺乏及代謝病,母體用細胞毒類藥物或較長時間放射線照射,均可能與本病發生有關。
2、如羊膜的病變,胎兒受壓,妊娠早期先兆流產,母體營養不良、糖尿病、苯酮尿、高血鈣,放射線和細胞毒性藥物在妊娠早期的應用,母親年齡過大等均有使胎兒發生先天性心臟病的可能。
二、遺傳因素 先天性心臟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發病趨勢,可能因父母生殖細胞、染色體畸變所引起的。遺傳學研究認為,多數的先天性心臟病是由多個基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
三、早產因素 早產是重要的先天性心臟病原因。早產兒患室缺和動脈導管未閉者較多,前者與心室間隔在出生前無足夠時間完成發育有關,后者與早產兒的血管收縮反應在出生后還不夠強有關。出生時體重在2500g以下的新生兒尤易患先天性心臟病。
四、其它因素 有些先天性心臟病在高原地區較多,有些先天性心臟病有顯著的男女性別間發病差異,說明出生地海拔高度和性別也與本病的發生有關。在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中,能查到病因的是極少數,但加強對孕婦的保健,特別是在妊娠早期積極預防風疹、流感等風疹病毒性疾病和避免與發病有關的一切因素,對預防先天性心臟病具有積極意義。
先天性心臟病究竟能不能治愈
先天性心臟病,顧名思義就是孩子一出生就有了心臟病,主要是由于孩子在母體發育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比如感染、藥物,包括遺傳因素的影響,造成了心臟畸形,出生后就表現出先天性的心臟疾病。
先天性心臟病是當下社會上給人們的生活構成嚴重威脅的疾病,越來越多的人飽受疾病的折磨。成年人不大有復雜先天性心臟病,最通常有房缺、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縮窄、主動脈瓣病、法四聯癥等,這些都能夠妊娠。
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是在介入診斷的基礎上進行的。在x-線電視、超聲等引導下,將導管沿腹股溝血管送至心臟,對心臟測壓或造影等影像學診斷后,對病變部位做定量或定性處理,再選用特制的器材對病變實施封堵、擴張或栓塞。約50%以上的先心病可通過介入治愈。
適合介入治療的常見的先心病有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室間隔缺損、肺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縮窄、肺動脈分支狹窄、肺動靜脈瘺、冠狀動脈瘺、主動脈竇瘤破裂、法洛三聯癥、魯登巴赫綜合征、室間隔完整的肺動脈閉鎖、異常主-肺動脈側支、白塞氏病等。
先天性心臟病的4個日常飲食
1、嚴格控制鹽的攝入。鹽的主要成分是鈉和氯,而鈉在人體內具有“水化”組織的作用,體內的鈉和氯大部分都是從尿中排出的。而血液中鈉離子濃度過高會引起體內大量水分的潴留,造成患兒全身水腫、肝臟腫大、增加心臟的負擔,嚴重的還會導致心力衰竭。同時,飲食過咸也是造成高血壓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后的患兒的飲食一定要偏淡些,腌臘制品、咸蛋、咸魚等含鹽量過高的食品盡量不要食用。
2、不宜多吃巧克力等甜食。心臟手術之后,當小兒不愿意吃飯時,不少家長喜歡塞巧克力給小兒吃,以為這樣可以保證營養。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糖,熱量很高,但所含的蛋白質和脂肪的比例與小兒的正常需要量相差很大。多吃巧克力易造成小兒消化不良、大便秘結、食欲減退。同時巧克力含有咖啡因等成分,食用過多不僅會使小兒過度興奮、影響休息,而且對小兒的大腦發育帶來一定的不良影響。
3、不宜多吃罐裝飲料和冷飲。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罐裝飲料品種繁多,不少飲料的成分主要是糖或糖精、香料、色素和水,營養卻常不足。冷飲也是孩子們都喜歡吃的,但大手術后患兒的消化器官尚處于恢復調整階段,這時患兒的消化功能往往較弱。過冷的食物進入胃內會刺激胃粘膜血管收縮、胃液分泌減少,影響食物在胃腸道內的消化過程;同時也會減弱消化道的殺菌能力,導致胃腸道發生感染性疾病。
4、不宜盲目進補。有些家長認為人參有滋補作用,于是給術后的孩子喝參湯。人參確有強心壯體、補氣生津的功能,但不同的人參具有不同的性能,服用不當反會引起胃口減退、鼻子出血、煩躁不安等癥狀。另有一些補品對生長發育期間的孩子并不適宜。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爺爺心律失常,能服苯巴比妥片嗎?要長
2024-10-24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能否用牛黃解毒丸?
2024-10-24服用螺內酯片血壓不穩,能否換藥?
2024-10-24高血壓患者能否服用腎寶片
2024-10-24氣血不足服用復方丹參片效果如何
2024-10-24心力衰竭能用托伐普坦片治療嗎?
2024-10-24服用復方利血平為何會致性功能減退?
2024-10-24珊瑚七十味丸對冠心病治療效果及副作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