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如何防止心衰復發 防心衰復發要注意心理
心衰必須進行藥物治療,但藥物治療只能起到緩解癥狀、解除痛苦的作用,無法從根本上治愈疾病。所以心衰患者要想防止疾病復發,延年益壽,最重要的是積極開展自我保健。
如何防止心衰復發?
1、遵醫囑服藥。心衰患者在緩解期可在家調養,但仍需校醫囑服藥,最為常見的藥物就是強心利尿劑,它具有嚴格的用藥要求。不按時或亂服用都會危害健康,甚至威脅生命。所以患者必須遵照醫生的囑咐服藥。
2、學會自救。急性心衰發作時,患者應馬上采取半坐位,雙下肢下垂,保持鎮靜,深吸氣,避免一切活動,盡快與醫院聯系,及時送往醫院救治。
3、防止復發。80%一90%左右的患者心衰發生是與呼吸道感染、過度疲勞、情緒緊張、飲食不當等因素密切相關,所以患者應注意這些誘發因素,認真控制。
4、多休息。心衰患者應根據病情適當安排生活、工作和休息,不可過度勞累,保障充足的睡眠,這樣可以減輕心臟的負擔。
5、注意飲食。患者的飲食要清淡,以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少吃多餐,嚴格控制鈉鹽的攝入。適量補充蛋類、瘦肉和魚類,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及粗纖維食物,少吃咸菜、咸魚等脂制品。
防止心衰復發要加強心理安慰
1、患者要合理休息。除午休外,下午宜增加數小時臥床休息。急性期和重癥心衰患者應臥床休息,當心功能好轉后,應下床進行適當活動,如散步等。但要掌握活動量,當脈搏大于110次/分或感到有心慌、氣急與異搏感時,應停止活動并休息。
2、減少容易誘發心力衰竭因素。勞累、感染是誘發心衰的常見原因,對慢性心衰病人來講,無論遇到何種感染,均應早期應用足量抗生素。體弱患者有感染時,體溫不一定很高,可能只表現為倦怠、嗜睡、食欲不振等,應注意觀察。減少勞力因素,保持排便通暢。
3、心理撫慰要加強。慢性心衰病人,應保持平和心態,不要自尋煩惱。生活上不過分依賴別人,但也不要逞強。對自己的病情,應重視,但也不要過分關注,以免因過于緊張而誘發急性心衰。
4、合理調整飲食。其原則為低鈉(鹽)、低熱量、清淡而易消化,注意攝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足量維生素、無機鹽、適量脂肪,并應戒煙戒酒,最好少食多餐,避免因飽餐而加重或誘發心衰。
5、堅持治療。要嚴格按醫囑用藥,不可擅自停藥或換藥,以免引發嚴重不良后果;要熟悉常用藥物的毒副作用,以利于早發現早治療。
6、定期復查。檢查包括心電圖、心功能測定、體重與水腫情況,還要注意定期抽血復查地高辛濃度和血鉀、鈉、鎂以及尿素氮、肌酐等。“若發現異常,要及時就醫”。
防止心衰復發要正確飲食
1、限制脂肪。
肥胖者應注意控制脂肪的攝入量。因為脂肪產熱量高,不利于消化,在胃內停留時間較長,使胃飽脹不適;還能抑制胃酸分泌,影響消化,加重心衰。
2、補充維生素。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胃納較差,加上低鈉飲食缺乏味道,故膳食應富含多種維生素(維生素食品),可多吃些鮮嫩蔬菜(蔬菜食品)、水果(水果食品)。
3、限制水的攝入。
充血性心力衰竭時,患者的液體攝入量一般限制在每日1000~1500毫升(夏季可為2000~3000毫升),但應根據病情及個人習慣而有所不同。對于嚴重心力衰竭,尤其是伴有腎功能減退的患者,由于排水能力減低,在采取低鈉飲食的同時,更應控制水分的攝入,否則可能引起稀釋性低鈉血癥,導致頑固性心力衰竭。
4、調節鉀的攝入。
鉀平衡失調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最常出現的一種電解質紊亂現象。臨床中最常見的是缺鉀,主要因為:鉀攝入不足;鉀的額外丟失;鉀經腎臟排出過多;以及其他情況,如胃腸外營養、透析等。缺鉀可引起腸麻痹、嚴重心律失常、呼吸麻痹等,并易誘發洋地黃中毒,造成嚴重后果。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爺爺心律失常,能服苯巴比妥片嗎?要長
2024-10-24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能否用牛黃解毒丸?
2024-10-24服用螺內酯片血壓不穩,能否換藥?
2024-10-24高血壓患者能否服用腎寶片
2024-10-24氣血不足服用復方丹參片效果如何
2024-10-24心力衰竭能用托伐普坦片治療嗎?
2024-10-24服用復方利血平為何會致性功能減退?
2024-10-24珊瑚七十味丸對冠心病治療效果及副作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