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群容易患腦中風 日常該如何預防腦中風
腦中風是近年來的高發病癥之一,為此我們一定要做好預防腦中風的事宜。所以哪些容易患腦中風的人一定要注意并及時的做好預防工作,畢竟腦中風是一種很讓人苦惱的事情,尤其是那種突發性的腦中風。那么究竟哪些人群容易患腦中風呢?日常該如何預防腦中風?
哪些人群容易患腦中風
那么講到易患人群,那么首當其沖的就是高血壓病人。據研究表明,無論是收縮壓高還是舒張壓高,只要高到一定程度,都可能引發腦中風。因此,血壓很高的人,即使無明顯癥狀,也應堅持服藥,控制好血壓,千萬不可麻痹大意。
其次應該是心臟病病人。統計發現,有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細菌性心肌膜炎以及心臟瓣膜疾病的人,或者做過心臟手術、安裝過人工心臟起搏器者,容易出現血栓,引發腦中風。
而糖尿病病人容易出現血脂代謝紊亂,加重動脈粥樣硬化,而且還容易出現高血壓,這些都是引發腦中風的危險因素。
中風的危險因素有:
1、高血壓病,無論是出血性中風還是缺血性中風,高血壓是最主要的獨立危險因素。通過降壓藥、低鹽飲食等將血壓逐漸降至140/90mmHg以下。
2、糖尿病,通過控制飲食、降糖藥,將血糖降至3.9-6.1mmol/L正常范圍。
3、心臟疾病,如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顫動引起栓子脫落造成腦栓塞。
4、血脂代謝紊亂,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動脈硬化脂蛋白。
5、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TIA本身是缺血性中風分類的一個類型,也可以是腦梗塞的先兆或前區癥狀,應及時治療。
6、吸煙與酗酒;
7、血液流變學紊亂,特別是全血黏度增加時腦血流量下降,其中紅細胞比積增高和纖維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
8、肥胖,肥胖與超重均為缺血性中風的危險因素,與出血性中風無關。
9、年齡和性別,年齡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粥樣硬化程度隨年齡增高而增加。50歲以上隨著年齡增加中風發病率亦有增加,青中年中風發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視。一般來說女性中風發病率低于男性。
預防腦中風 健康永相伴
預防腦中風一、重視中風先兆癥狀
如果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如一過性黑朦、眩暈、一側肢體麻木或無力、面部感覺異常、言語困難等,就是中風的危險信號,應該及時去找神經科醫生,作系統的檢查及治療,以避免腦卒中的發生。
預防腦中風二、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
生活有規律,養成低脂肪、低熱量、低糖和中等量食鹽的飲食方式;戒煙限酒;多吃含鉀較多的食物如水果、黃豆、海帶、蘑菇、蔬菜等;堅持體育鍛煉,肥胖者要控制體重;保持樂觀情緒。
預防腦中風三、積極治療和控制中風的危險因素
對35歲以上的人群,注意篩查高血壓患者,如發現血壓高應積極治療。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飲食,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口服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治療。有心臟病者應積極治療心臟病,房顫病人需長期口服抗凝藥。血脂高的病人,要注意飲食結構的調整,如果飲食控制血脂仍未降至正常范圍,則加服降脂藥。
預防腦中風四、消除中風的誘發因素
避免勞累、緊張,注意休息;調節好情緒,避免大喜大悲,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注意勞逸結合;注意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服。
預防腦中風五、合理進行藥物預防
可選擇長期使用腸溶阿斯匹林等藥物以抗血小板聚積,防止血栓形成。他汀類藥如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等降脂藥,也具有一定的預防中風發病的作用。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爺爺心律失常,能服苯巴比妥片嗎?要長
2024-10-24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能否用牛黃解毒丸?
2024-10-24服用螺內酯片血壓不穩,能否換藥?
2024-10-24高血壓患者能否服用腎寶片
2024-10-24氣血不足服用復方丹參片效果如何
2024-10-24心力衰竭能用托伐普坦片治療嗎?
2024-10-24服用復方利血平為何會致性功能減退?
2024-10-24珊瑚七十味丸對冠心病治療效果及副作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