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的表現有哪些?心衰要注意跟氣管炎區分
據中華心血管病學會最新公布的“中國部分地區慢性心衰住院病例回顧性調研數據”表明,近20年來,我國心衰患者的發病率沒有降低,治療仍以傳統老藥為主,而療效并不理想,心衰死亡率雖逐年遞減,但明顯高于同期心血管病病死率。
心衰有幾個常見癥狀
心衰即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稱心功能不全,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是各種因素導致的心臟病的嚴重階段,這時心臟因疾病、過勞、排血功能減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滿足器官及組織代謝的需要。
一、咳嗽、氣喘貌似氣管炎、哮喘病
左心衰最初往往表現為頻繁干咳或胸悶氣喘,活動及勞累時尤甚。還有的在夜間突然憋醒,呼吸短促,被迫坐起后癥狀才逐漸緩解。這是由于左心衰導致肺瘀血及支氣管黏膜水腫、分泌物增多,使呼吸道通氣受阻所致。
二、納差、腹脹、腹瀉貌似胃腸炎
這種情況主要見于右心衰。由于右心回流血液受阻,使體循環的靜脈壓升高,導致內臟(胃腸道、肝、膽等)瘀血,出現食欲不振、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病情嚴重者還可因胃腸平滑肌缺血性痙攣而導致腹疼、腹瀉。
三、尿少、浮腫貌似腎臟疾病
心衰病人由于心排血量降低,體循環瘀血,有效循環血量減少,腎血流不足,而導致24小時總尿量減少,夜尿相對增多。這是因為在夜間平臥休息狀態下,回心血量增加,腎好于白天的緣故。與腎臟病不同的是,心源性水腫多從人體下垂部位(足踝、小腿)開始,而腎性水腫常常首先出現在面部。心源性水腫病人尿常規多屬正常,且同時伴有心衰的其他癥狀和體征。
四、情緒或精神異常貌似老年性精神病或腦病
有些老年心衰患者精神癥狀表現突出,如頭暈、失眠、煩躁不安、幻覺、譫妄、意識不清甚至昏迷等等。主要是由于老年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腦動脈硬化及腦供血不足。心衰時由于心輸出量下降,腦缺血癥狀進一步加重。
心衰的幾個病因解讀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心衰發生的誘因,避免誘因就能避免心衰或心衰加重。
NO.1呼吸系統感染
呼吸系統感染是心力衰竭的最常見誘因,特別是肺部感染后,出現的發熱、咳嗽、心跳加快等都會加重心臟的負擔,而且感染所產生的毒素還會直接損傷心肌,出現心衰。已經心衰的患者如果出現呼吸道感染會病情惡化。
對策:目前已進入十一月份,天氣逐漸寒冷,又是感冒流感的高發季節,因此心血管病人,尤其是心衰患者,要防止感冒、流感,也可以接種流感疫苗提早預防。另外值得提醒的是,一旦出現感染癥狀應及時就診。
NO.2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誘發心衰的常見原因,各種類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嚴重的緩慢性心律失常都可誘發心衰,尤其以房顫最常見。臨床研究發現,心律失常不僅可誘發心衰,更會加重心衰病情,統計結果顯示,有50%的心力衰竭患者死于惡性心律失常。
對策:心律失常患者應該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參松養心膠囊可有效調節鈉、鈣、鉀心臟離子通道及心臟自主神經功能,能改善心臟起搏功能和傳導功能,有效治療快速和緩慢性心律失常,消除各種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慌、氣短、胸悶、乏力、失眠等癥狀。
NO.3輸液過多過快
過多過快的輸液也是心衰的誘因,因為靜脈輸入液體過多過快,會讓血容量迅速增加,這就導致心臟的負擔在短時間內急劇增大,心肌的結構和功能就會發生改變,誘發心衰。
對策:有心臟疾患的人,在門診或社區因其他疾病需要輸液時,一定要告知大夫和護士自己的心臟病史,以防輸液太快、太多,誘發心衰。
NO.4不良情緒
臨床研究發現,不良情緒對心腦血管病人有很大影響,會加重病情,誘發心衰,同時不良情緒也會讓心衰患者病情惡化。這是因為焦慮、抑郁、悲觀、失望等不良情緒可使人體交感神經興奮,使動脈收縮、心率增快、血壓升高,導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臟負擔加重。
對策:積極樂觀、情緒穩定、心態平和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復,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家人應該幫助患者將不良情緒轉移到其他方面,比如可讓患者多聽聽輕松的音樂,多看看自己喜歡的書籍,讓患者將心里對疾病的不安或煩躁通過訴說發泄出來。
NO.5過度勞累
過度勞累是心衰發病和加重的一大誘因。過度的體力活動會讓患者的心臟負擔加重,導致心衰發生或加重。
對策:心血管病人要選擇一些舒緩的保健運動以及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動,不要參加劇烈的活動,切忌活動過多、過猛,以免心力衰竭突然發生或加重,要以輕體力、小活動量、長期堅持為原則,一旦有心慌、氣急等不適感應立即停下來休息。
NO.6對原發病滿不在乎
心衰是在冠心病、心肌病、風心病、高心病等的基礎上發生的,這些病都是慢性疾病,需要長期堅持服用芪藶強心膠囊等藥物治療,但是很多患者不愿意面對天天吃藥的生活,只要病情稍有好轉,就偷偷自行減藥或停藥,這對于疾病的康復影響很大,很容易導致心衰的發生。
對策: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患者一定要明白不積極治療原發疾病所帶來的危害,要認識到按時按量服藥的必要性,家屬也要做好監督,積極治療,防止心衰的發生。
NO.7年齡因素
據醫學調查研究顯示,隨著年齡的增大,心衰的發病率也在不斷增加,這說明年齡也是心衰的一個誘發因素。
對策:人雖然無法阻止年齡的增長,但是可以阻止疾病的發生,人到老年以后要多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定期進行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另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預防,飲食上盡量清淡,多吃蔬菜水果,戒煙、戒酒,保持良好的心態,保證充足的睡眠,這都可以保護我們的心臟功能。
心衰不能只靠藥物治療
心衰是一種自行發展,不斷惡化的疾病,醫學界已經把該病列為本世紀心臟病要解決的兩大重要課題之一。為了解我國慢性心衰患者的診治狀況,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參考,中華心血管病學會對國內42家醫院1980、1990和2000年三個年段的10714人住院病歷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和比較。這次大樣本調研歷經3年,在國內尚屬首次。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慢性心衰病患者60歲以上的占50%以上,同屬中老年疾病,其中男性多于女性。80年代導致心衰第一病因的風濕性心臟瓣膜病現已下降,而冠心病和高血壓所引起的心衰卻明顯上升,其中冠心病患者占半數左右。
住院期間治療心衰的藥物仍以洋地黃強心類藥、利尿劑、硝酸酯類等傳統老藥為主,三個年段使用比例分別為55.4%、43.2%和48.2%;而經臨床試驗證實,對心衰確有療效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β受體阻滯劑,3個年段使用率逐步上升,但升幅有限,其中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僅為40.4%;β受體阻滯劑更低,不足20%,遠不及歐美國家90年代60%~90%的使用率水平。
住院期間心衰死亡率,雖呈逐年遞減趨勢,但8.9%的總死亡率仍明顯高于同期住院心血管患者的總死亡率;死亡病因半數以上為泵衰竭,占59%;其次為心律失常和猝死各占13%;其他死因占14%。心衰患者病死平均年齡為(66.4±25.2)歲,明顯高于非死亡心衰患者;三個年段死亡患者平均病程分別為(141.6±122.2)個月、(103.9±40.3)個月、(51.3±79.4)個月,比同期總病例的平均病程約長10%~17%;與同期總病例的住院天數比較,無縮短趨勢。
多數循證醫學的資料證實,以往常規藥物不但不會延長心衰患者生命,甚至會使之惡化。20多年心衰治療的概念有了本質性轉變,已從改善血液流動力學觀點進展到生物學調整的觀點。
歐美國家的心衰治療指南明確指出,心衰患者應盡早使用和減少死亡率有效的藥物。去年,我國制定的心衰診治建議,也提出相同的觀點。但我國臨床用藥觀念依然陳舊,與國際治療水平有差距,所以導致心衰診治成為難題。
近年來國內開展的干預防治心血管病的各種危險因素的宣傳教育,對減少高血壓、冠心病以及心衰的發生具有成效也很有意義。但仍然不夠,還應以一級預防為主,采取強有力的健康促進措施,提高群眾自我保護意識,尤其要提高對臨床醫師正確使用藥物的認識,讓他們盡早給患者使用能有效降低心衰死亡率的藥物,以使廣大患者真正受益。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爺爺心律失常,能服苯巴比妥片嗎?要長
2024-10-24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能否用牛黃解毒丸?
2024-10-24服用螺內酯片血壓不穩,能否換藥?
2024-10-24高血壓患者能否服用腎寶片
2024-10-24氣血不足服用復方丹參片效果如何
2024-10-24心力衰竭能用托伐普坦片治療嗎?
2024-10-24服用復方利血平為何會致性功能減退?
2024-10-24珊瑚七十味丸對冠心病治療效果及副作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