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動脈瘤的非手術治療方法
顱內動脈瘤非手術治療 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再出血和控制動脈痙攣等。適用于下述情況:①病人病情不適合手術或全身情況不能耐受開顱;②診斷不明確需進一步檢查;③病人拒絕手術或手術失敗;④作為手術前后的輔助治療手段。 防止再出血包括絕對臥床休息、鎮痛、抗癲癇、安定劑、導瀉藥物使患者保持安靜,避免情緒激動。
抗纖維蛋白溶解劑(氨基己酸、抗凝血酸、抑酞酶等);控制血壓。預防及治療腦動脈痙攣,使用鈣拮抗藥如尼莫地平,腦脊液引流,使用皮質類固醇藥物等。用經顱超聲監測顱內動脈,維持正常的腦灌注壓。根據病情退熱、抗感染、加強營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監測心血管功能。要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神經系統體征變化。對昏迷病人需加強特殊護理。
(1)控制性低血壓:是預防和減少動脈瘤再次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不宜降得過多,最好用經顱超聲監測。因為出血后顱內壓增高,若再伴有動脈痙攣,腦供血已相應減少,血壓降得過低會造成腦灌注不足而引起損害。通常降低10%~20%即可。高血壓患者則降低收縮壓原有水平的30%~35%,同時注意觀察患者病情,如有頭暈、意識惡化等缺血癥狀,應予適當回升。
蛛網膜下腔出血后可能出現顱內壓增高及腦積水,應用甘露醇、腦室引流、維生素E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2)降低顱內壓:甘露醇不僅能降低顱內壓,增加腦血流量,推遲血-腦脊液屏障損害并減輕腦水腫,還能增加手術中臨時阻斷腦動脈的時間。動物試驗證實甘露醇對腦組織有保護作用。在其保護下,缺血腦組織的腦電波能恢復得較好。維生素E加地塞米松和甘露醇有很強的抗水腫作用。如再加上人造血效果更佳。給蛛網膜下腔出血的Ⅱ及Ⅳ級病人可使用甘露醇,每小時給20%甘露醇1.5mg/kg,以后2天增加20%,臨床癥狀顯著進步,在24h即恢復到Ⅰ或Ⅱ級。甘露醇保護腦組織的具體機制尚不清楚,動物試驗阻斷局部腦血流30s,出現可逆性變化;阻斷120min,則出現神經細胞的皺縮,星形細胞膨大;12h星形細胞崩潰;24h神經細胞即已破壞,出現大量粒性白細胞。一支毛細血管阻塞120min后,管腔即變小,內皮細胞增多。可見腦梗死的形成是很快的。而在應用甘露醇后120min,毛細血管及神經細胞均未發生明顯的病理性改變。用動物的腦水腫模型發現:5例應用甘露醇并阻斷血流2h,僅1例出現腦水腫。阻斷4h,仍半數有效。如阻斷6h,則無作用。所以甘露醇的有效作用時間大約為2h。用兔做試驗,如用甘露醇加人造血,則阻斷6h仍無腦水腫出現。但單純用甘露醇或人造血,則不能控制丘腦出血性腦梗死的發生。
臨床應用20%甘露醇,每公斤體重給10ml,允許阻斷血流100min。所以動脈瘤破裂時,可將其輸入及輸出段動脈完全暫時夾閉。用甘露醇加人造血后做大腦中動脈早期血管重建術治療腦梗死,可獲得良好效果。入院時昏迷的病人可先用20%甘露醇靜脈注射加腦室引流。經過這種處理后病人有反應,如呼之能應或壓眶上神經有防御反應,即考慮手術。然而應用甘露醇增加血容量,使平均血壓增高,也偶有使動脈瘤破裂的危險。
其他如低分子右旋糖酐也對改善微循環有利。
(3)腦脊液引流:腦動脈瘤出血后急性期在腦表面及腦內可有大量積血使顱內壓增高,需做腦室引流等降低顱內壓力,才能在手術時分離開腦組織進至動脈瘤。有的因小的血腫或凝血塊阻塞室間孔或大腦導水管,引起急性腦積水而出現意識障礙,需做緊急的腦室引流。腦動脈瘤出血后的慢性時期由于基底池等的粘連,也會引起腦積水,顱內壓也可能正常,但病人的腦室擴大,同時出現反應遲鈍等癥狀,行腦室引流會使情況改善。
(責任編輯:陳立榮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心肌缺血能否用通脈顆粒治療?
2024-10-24高血壓患者能否服用甲茸壯骨通痹膠囊
2024-10-24硝酸異山梨酯片能治療哪些病?
2024-10-24心絞痛能否使用復方丹參片?
2024-10-2420 歲腰硬胸痹伴頭暈目眩等癥狀是何
2024-10-24腦動脈粥樣硬化是怎樣形成的
2024-10-24血壓高有遺傳史,服藥后正常,能長期用
2024-10-24患硬化可以吃些什么食物?
2024-10-24
熱門文章
房顫治療新進展,從藥物到手術全解析
2024-10-28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