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顱內動脈瘤的CT檢查
顱內動脈瘤系指腦動脈壁的異常膨出部分,是引起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見原因。病因尚不甚清楚,但以先天性動脈瘤占大部分。任何年齡可發病,40-66歲常見。CT掃描雖然在確定動脈瘤的存在、大小或位置等方面不如腦血管造影,但是,它卻安全、迅速,病人無痛苦,不影響顱內壓,可以隨時采用,并能反復多次隨診觀察。
顱內動脈瘤CT檢查:
CT掃描雖然在確定動脈瘤的存在、大小或位置等方面不如腦血管造影,但是,它卻安全、迅速,病人無痛苦,不影響顱內壓,可以隨時采用,并能反復多次隨診觀察。高分辨力的CT診斷動脈瘤有以下優點:
(1)強化掃描:可顯示直徑在5mm以上的動脈瘤,對顱底動脈瘤的診斷率可達50%~60%;巨大型動脈瘤CT平掃或強化掃描均可發現,表現為動脈瘤周圍有腦水腫或腦軟化,呈低密度區,瘤壁可因鈣化而呈高密度,瘤內因層狀血栓而呈高密度,瘤腔中心流動的血流密度又有差別,因此,可見密度不同的同心環狀圖像,稱之為“靶環征”,這是巨大型動脈瘤的CT特征。
(2)除顯示動脈瘤外,尚能顯示其伴發的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內腦室內或硬膜下血腫、腦梗死、腦積水等,并能顯示出血腫的大小、梗死的范圍、腦積水的程度、是否有再出血等,因此避免了反復腰穿及反復腦血管造影。
(3)可以發現多發性動脈瘤,并能顯示出哪一個動脈瘤破裂。
(4)根據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分布及密度的情況可估計出血的來源。例如,大腦正中裂和額葉底部以及腦室內積血多提示為前交通動脈動脈瘤出血;外側裂積血提示大腦中動脈動脈瘤破裂出血;顳葉出血可能為頸內動脈及大腦中動脈動脈瘤出血等。
(5)可以了解蛛網膜下腔內局限性和彌漫性積血的情況,預測腦血管痙攣的發生,如蛛網膜下腔,尤其是腦池內存在3mm×5mm以上大小的血凝塊或彌漫性積血達1mm厚時,常提示將可能發生嚴重的腦血管痙攣。
(6)CT掃描可對動脈瘤進行動態追蹤觀察,以便及時掌握手術時機及判斷預后等。但是,CT掃描不能完全替代腦血管造影,最終還是需要腦血管造影來證實。
以上是北京天壇普華醫院神經外科韓小弟主任為大家介紹顱內動脈瘤CT檢查,專家提示:治療腦瘤要到最專業的腦瘤醫院,北京天壇普華醫院擁有先進的設備,頂級的專家。預約專家一周內即可手術。
(責任編輯:陳立榮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心肌缺血能否用通脈顆粒治療?
2024-10-24高血壓患者能否服用甲茸壯骨通痹膠囊
2024-10-24硝酸異山梨酯片能治療哪些病?
2024-10-24心絞痛能否使用復方丹參片?
2024-10-2420 歲腰硬胸痹伴頭暈目眩等癥狀是何
2024-10-24腦動脈粥樣硬化是怎樣形成的
2024-10-24血壓高有遺傳史,服藥后正常,能長期用
2024-10-24患硬化可以吃些什么食物?
2024-10-24
熱門文章
房顫治療新進展,從藥物到手術全解析
2024-10-28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