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和治療頸動脈狹窄
得了頸動脈狹窄就容易得腦栓塞。有頸動脈狹窄時會有腦栓塞的風險,特別是在狹窄嚴重時。高危人群包括TIA和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冠心病(尤其是需要做冠狀動脈搭橋或介入治療)患者以及體檢中發現頸動脈血管雜音者。因為本病最主要病因為動脈粥樣硬化 ,所以積極治療和預防原發病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無癥狀狹窄>80% 在6個月內35%的人發生了卒中、TIA或閉塞。
無癥狀狹窄>75% 每年有神經系統癥狀發作的為18%,完全卒中的為5%。
有TIA癥狀的病人 第一年的卒中風險至少有10%,其后大約是每年6%,3年后漸惡化。
卒中恢復期病人卒中側頸內動脈有明顯狹窄則是不穩定的,卒中復發率約為每年9%,若伴TIA的病人3年后這一比例也不會減少。
頸動脈狹窄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 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年齡(>60歲)、性別(男性)、長期吸煙、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癥等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預防,同樣適用于動脈粥樣硬化所致頸動脈狹窄的預防。
治療頸動脈狹窄可以明顯減少腦栓塞
針對每一個病例,選擇最適合、最正確的治療方式,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疾病預后,并降低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率及致殘率將是我們不懈追求的目標。
頸動脈狹窄的治療目的在于改善腦供血,糾正或緩解腦缺血的癥狀;預防TIA和缺血性卒中的發生。
依據頸動脈狹窄的程度和患者的癥狀進行治療,包括內科治療、外科治療和介入治療。
1、內科治療 內科保守治療的目的是減輕腦缺血的癥狀,降低腦卒中的危險,很好地控制現患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及冠心病等。內科保守治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降低體重。
(2)戒煙。
(3)限制酒精消耗。
(4)抗血小板聚集治療:許多隨機的、前瞻性多中心的大型臨床試驗已證實,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可以顯著降低腦缺血性疾病的發生率,臨床上常用的藥物為阿司匹林、噻氯匹定(ticlopidine,商品名抵克力得)等。
(5)改善腦缺血的癥狀。
(6)定期的超聲檢查,動態監測病情的變化。
2、外科手術治療 頸動脈狹窄外科治療目的是預防腦卒中的發生,其次是預防和減緩TIA的發作。標準的手術方式為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arotid endarterectomy,CE)。
頸動脈內膜切除術于1954年開始實施,最初的一些嘗試顯示效果不佳,隨著技術的不斷改進,其并發癥越來越少,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每年約有10萬人接受CE手術。
①CE治療對有癥狀的頸動脈狹窄療效優于內科藥物療法,頸動脈狹窄度為70%~99%的行CE,患者明顯獲益;
②狹窄度為0%~29%的患者3年內發生卒中的可能性很小,CE的危險性遠遠超過獲益,不宜行CE;
③狹窄度為30%~69%的患者初步認為不宜行CE,但有待進一步驗證。
結果表明,頸動脈狹窄程度≥60%的患者,CE的效果遠優于藥物治療。一般認為無癥狀性頸動脈狹窄≥60%者可行CE
(責任編輯:陳立榮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心肌缺血能否用通脈顆粒治療?
2024-10-24高血壓患者能否服用甲茸壯骨通痹膠囊
2024-10-24硝酸異山梨酯片能治療哪些病?
2024-10-24心絞痛能否使用復方丹參片?
2024-10-2420 歲腰硬胸痹伴頭暈目眩等癥狀是何
2024-10-24腦動脈粥樣硬化是怎樣形成的
2024-10-24血壓高有遺傳史,服藥后正常,能長期用
2024-10-24患硬化可以吃些什么食物?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