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
慢性心力衰竭又稱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數心血管疾病的最終歸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發病串及死亡串在國內尚無確切的統計。以美國為例,據美國心臟病學會2001年的統計報告,全美有500萬心衰患者。心衰的年增長數為50萬,年死亡數為30萬。
我國與西方國家相比,引起心衰的基礎心臟病的構成比有所不同,西方國家以高血壓、冠心病為主。我國過去以心瓣膜病為主,但近年來其所占比例已趨下降而高血壓、冠心病的比例呈明顯上升勢態。
形成心力衰竭主要病因有外邪侵襲、過度勞倦或久病傷肺、情志失調、飲食不節等。
(一)外邪侵襲 外邪侵襲,郁于氣道,導致肺氣宣降不利,升降失常,肺氣蠻塞。心主血,肺主氣,氣血互根互用,肺氣受損,致心氣不足。鼓動無力。導致心衰。《諸病源候論》曰:“心主血脈,而氣血通榮臟腑,遏循經絡……心統領諸臟,其勞傷不足,則令驚悸,恍倔。是心氣虛也。”
(二)情志失調 憂思傷脾,使小陽失運,或郁怒傷肝,肝疏泄失常,均可致氣滯或痰阻,升降失常,治節無力。血行不暢;或痰郁化熱成火,煎熬血液,均可導致竊血內生。血行失暢,心脈痹阻,則心衰運用而生。
(三)飲食不節 飲食不當,損傷脾胃,運化失健,積濕成痰,痰濕上阻心肺,脈道不利,心氣鼓動無力,發為心力衰竭。
(四)勞欲所傷 因年邁體虛或久病體虛,日久導致心陽不振,氣血運行失暢f乙脈因之疲滯,心失營運;或各種疾病遷延日久,耗氣傷津,殘陽損陰,加之外感六淫、內傷情志、體勞過度、藥物失宜等,耗損陰陽,致使陰陽并損,均可出現心衰。
慢性心力衰竭以心陽虛衰為本,每岡感受外邪、勞倦過度、情致所傷等誘發,病變臟腑以心為主,涉及肝、脾、肺、腎四臟,同時與氣(陽)、血、水關系密切,為本虛標實之證c本病日久可致腎陽不足,難以廣養心陽脾陽,甚至出現陽氣虛脫,陰陽;不相維系,癥見冷汗淋漓、面色灰白、u唇紫暗、神昏脈微等危重證候。
(責任編輯:徐蓓蓓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心肌缺血能否用通脈顆粒治療?
2024-10-24高血壓患者能否服用甲茸壯骨通痹膠囊
2024-10-24硝酸異山梨酯片能治療哪些病?
2024-10-24心絞痛能否使用復方丹參片?
2024-10-2420 歲腰硬胸痹伴頭暈目眩等癥狀是何
2024-10-24腦動脈粥樣硬化是怎樣形成的
2024-10-24血壓高有遺傳史,服藥后正常,能長期用
2024-10-24患硬化可以吃些什么食物?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