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衰的蛛絲馬跡 科學護理事半功倍
臨床觀察發現,老年性心衰,常具有癥狀不典型,或伴有精神癥狀為特點,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應警惕老年性心衰的可能。
1.稍活動或勞動即感心慌、胸悶、氣促。
2.尿量減少,短時間內體重明顯增加。此時說明體內有過多水分不能通過腎臟排出,若無腎臟疾患或其他疾病,顯示心臟功能已出現失代償狀態。
3.臥位性干咳,病人站立或坐位時不出現咳嗽,躺平后即出現干咳,說明肺部已明顯充血或淤血。
4.夜間突然憋醒或伴有喘息,睡眠后大約1~2小時,突然憋醒或伴有呼吸急促或喘息,坐起或起床后癥狀很快消失。出現這些情況說明病人已有明顯的心功能不全或早期左心衰的癥候。
5.不能完全平臥或平睡,平臥后即感到胸悶氣短,且需墊高枕頭或取半臥位才舒適。出現這些癥狀時,說明癥狀已進一步加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6.咳痰,開始吐白色痰,量比較少,然后吐大量白色泡沫痰或洗肉水樣痰,并伴有口唇或面色青紫,大汗淋漓喘息。此時表明病人已有明顯或重度急性左心衰(肺水腫),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7.不少老年病人常出現精神癥狀,如心情煩躁,焦慮或有恐懼感,有的甚至出現精神失常,嗜睡昏迷。這是由于出現心衰后,大腦供血不足所引起的。
8.全身靜脈回流不暢或出現靜脈淤血情況,如頸部血管(靜脈)明顯充盈或怒張,肝脾腫大,下肢或全身出現壓跡性浮腫,常伴有食欲不振、腹脹、消化不良、腹瀉等。出現這些情況時,說明病人已發生右心衰或全心(左、右心功能不全)衰。病人此時卻感覺癥狀較以前好轉,其實是嚴重的表現。
當出現以上情況時,應盡早去醫院檢查,只要及時就醫,老年性心衰是完全可以防治的。
老年心力衰竭的護理
密切觀察病情 老年心衰患者病因復雜,病情變化快,護士應經常巡視病房,及時了解病情,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掌握心衰癥狀的糾正情況,為病情判斷和正確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預防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老年人,特別是高齡心衰患者心衰惡化的主要誘因;老年患者由于抵抗力下降,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應勸告患者在流感多發季節避免到公共場所,如出現感染征兆應早期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活動與休息 (1)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取半臥位,下肢下垂以減少靜脈回流,減輕肺瘀血,呼吸困難時可予以鼻導管或面罩給氧以改善缺氧癥狀,協助做好患者的生活護理。(2)隨著病情的改善,可指導患者做一些適度合理的活動。如四肢關節被動運動—關節主動運動—慢步行走等,以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骨骼肌萎縮等負面影響,開始每次活動10~15min,每日2~3次,以后逐漸增加時間和強度,達到每次活動20~30min,活動量以不引起心臟不適或氣短為指標,活動之前、活動中、活動之后均應密切監測生命體征變化,若血壓改變范圍超過20mmHg,脈搏速率大于休息時20次/min [2] ,表示該活動對病人而言太劇烈。
飲食指導 (1)給予低脂、低鹽、低熱量、易消化的清淡飲食:少量多餐,一般每日4~6次,對于有心衰的高血壓性心臟病及冠心病的肥胖患者,易限制攝入量以減輕體重,不可多食富含膽固醇的食品。(2)限制鈉鹽攝入:輕度心衰者,每日可攝取2~3g鹽,嚴重心衰者每日攝取的鈉為800~1200mg(l g食鹽約含390mg鈉)。(3)水分的攝入:輕度心衰患者每日液體攝入量為1500ml左右,夏季可稍增加,對于難治性心衰患者,稀釋性低鈉血癥,頑固性少尿性腎衰患者應嚴格控制液體攝入量,一般24h不超過600~800ml,可在進餐時服用口服藥,以避免額外攝液。(4)對吸煙者勸阻戒煙。
老年心力衰竭的護理——用藥指導及護理
抑制劑 能改善心功能狀態和血流動力學,減輕病人癥狀,提高病人生活質量,使用時有干咳、低血壓等副作用,治療應從小劑量開始,然后調整到需要劑量。
利尿劑 能降低前負荷和心肌張力,改善體循環和肺循環瘀血癥狀,利尿劑應以早上應用為宜,以免影響患者夜間休息,使用期間應定期監測電解質,準確記錄24h尿量,每日測量體重,并記錄于體溫單相應欄上,以了解體內 液體潴留情況,當體重增加1kg時應增加利尿劑的劑量。
洋地黃制劑 嚴格按醫囑給藥,給藥前要詢問患者有無惡心、嘔吐、黃視等癥狀,用時應測量病人心率、心律,發現異常及時向主管醫生匯報并做出相應處理。
靜脈用藥 應注意掌握滴數,一般控制在20滴/min左右,應用血管擴張藥如硝酸甘油、鹽酸烏拉地爾注射液時,患者應取平臥位,用微量注射泵持續均勻的泵入,并監測血壓、心率每小時1次,觀察有無頭痛、頭脹、面赤、惡心和嘔吐等不良反應。
老年心力衰竭的護理~~ 心理護理 心理因素包括壓抑、焦慮和孤獨等,在心力衰竭惡化的臨床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預后因子 [3] 。老年心衰患者因病程長,癥狀反復發作,活動受限等原因易產生抑郁、焦慮、孤獨和悲觀失望的心理,責任護士應根據老年病人的生理特點,耐心做好病人的解釋工作,關心和體貼病人,鼓勵家屬探視,提供親情支持,多與患者交談,耐心仔細地講明心理因素與疾病的關系,使患者能以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面對疾病,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
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體重反彈易致心血管疾病
哪些疾病會引起心衰
控制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責任編輯:尹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鄰居患幽門螺桿菌送來燉雞塊,能吃嗎?
2024-10-24上午服過中藥,現能吃非洛地平緩釋片和
2024-10-24吃大豆卵磷脂后月經推遲 15 天未孕
2024-10-24肺動脈高壓治療醫院如何選擇
2024-10-24丹參片有何作用,能治主動脈硬化和心絞
2024-10-24洋地黃中毒所致心律失常能用門冬氨酸鉀
2024-10-24復方丹參片主要用于哪些病癥的治療
2024-10-24奶奶心絞痛發作時痛得沒氣,能立刻緩解
2024-10-24
熱門文章
房顫治療新進展,從藥物到手術全解析
2024-10-28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