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質24小時內心理干預效果最佳
24小時內心理干預效果最佳
24小時之內進行心理干預的效果最佳危機事件,會引起當事人的心理應激反應,特別是這種劫持事件較長的,更會引起緊張害怕的心理。
如何對這家人進行心理干預?首先要看事件對他們造成的情緒變化大不大,視情況做出相應措施:
如果出現過度焦慮、失眠等情況,最好要到當地的精神衛生機構,情況嚴重的,要通過藥物進行治療。
對這家人來說,最好是做現場心理危機干預,以緩解事件對他們產生的心理影響。可以讓一家人坐在一起,進行“緊急事件晤談”,讓他們談事件發生的經過、他們看到了什么、對事件的評價和看法等等。把這些都說出來,大部分人都能緩解不良情緒。
催眠等放松治療也可使用。可以讓這家人在一種放松的狀態中,應對這種不良情緒的影響,盡快平息事件對家庭的影響。
另外,徐方忠說,完善家庭的安全設施,可以讓家人有更大的安全感。
${FDPageBreak}
如何判斷小孩子的情緒好差?
發生劫持案后,被劫持的小孩子,往往比大人有更大的心理創傷。大人如何判斷小孩子被劫持后,心理創傷如何?
最主要的標準是,看小孩子在事件之后,言行是否比事件前少。話有沒有說地更少了?是不是更不愿意交往了?
如果出現這些差異,說明事件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了影響。情況輕微的,可以家庭內部交流,鼓勵孩子,并且做好家庭安全措施,讓孩子有安全感。
除了這些方式,還可以讓孩子繪畫,通過畫畫的形式表達情緒。心理醫生可以通過畫,分析出他內心的狀況。
${FDPageBreak}
萬一被綁匪劫持,我們如何鎮定面對?
方忠說,在劫持事件中,被劫持的人最好不要與綁匪有正面沖突,意識到反抗無效則不要做無謂反抗,與綁匪有合作態度,才能更好保護自己。
如果綁匪情緒激烈,千萬不要和他們起沖突;如果綁匪情緒不激烈,可以適當與綁匪進行溝通,拉拉家常,有助于綁匪情緒的穩定。歹徒劫持人質,一般來說都是處于思維偏差狀況,可以通過拉家常,引導他們到正常的社會道德規范上來。
對于被劫持后,就驚慌失措,想方設法逃跑的做法,是極度反對。靜下來,聊聊天,有時候更能保護自己。
(責任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