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容易產生嫉妒心理是為什么?家長該如何引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能在商場、鄰居家或者就在自己家聽到一些孩子在纏著家長買東西,他們用的借口十有八九就是:某某家有這個,我也要;或者是某某家的那個比我的漂亮,我要比他的更漂亮等等。一些父母在生了二胎之后,會發現這種現象更明顯,例如哥哥會覺得弟弟的玩具更好玩,妹妹會覺得姐姐的衣服更好看等等。
其實這種心理,也就是我們大人常說的嫉妒心理,不少人會覺得嫉妒是一種因為貪婪而引起的偏負面的心理情緒,孩子怎么會有呢?然而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嫉妒心理,是孩子之間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現象,這并不是個例。嫉妒和羨慕往往只有一線之隔,例如孩子覺得別人的玩具很好玩,想著希望自己也有一個,這是一種羨慕的心態;但如果孩子想著為什么他有,而我沒有,我也一定也要有,那么這就是嫉妒心理。由于環境的影響,以及多數家長對于家庭教育的不作為,我們比較常看到的是后一種,這同時也是熊孩子越來越多的原因。
嫉妒屬于一種較負面的情緒,如果家長不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放任不理,最后很有可能影響孩子性格發展以及心理的健全發育。那么面對容易嫉妒的孩子,家長又該如何引導呢?
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賈福軍教授在此前接受家庭醫生在線編輯的采訪時曾表示孩子好妒忌,家長或難辭其咎。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潛移默化。家長在日常教育中宜形成客觀評價、適當表揚和批評的做法。既要尊重孩子,不拿孩子的優點去貶低他人,也不要拿他人的優點來指責孩子。尤其是當著外人的面,以免使孩子產生自卑或對抗心理,進一步轉化為嫉妒。
所以,家長不要拿孩子和別人相比較,有意識地帶孩子多參加課外活動,讓孩子自己體驗當中的成與敗,并適時給予中肯的建議和鼓勵。在如此氛圍中,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漸漸地,也懂得了欣賞別人,會用別人的長處去激勵自己。
最后家庭醫生在線編輯也在此建議有時孩子的嫉妒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孩子的好勝欲。有好勝心、不服輸對于小孩子來說也沒什么不好,但是一定要注意度,如果不顧后果地去爭第一,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是無益的。因此家長也要幫助孩子要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引導孩子用恰當的手段去尋求成功,不要縱容甚至是幫助孩子采取不合理的手段去獲得成功。
(責任編輯:鐘吉怡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