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時候夢多有時夢少
很多人認為晚上做夢會降低睡眠質量,影響身體健康。其實,做夢對人是有益處的,如果善于利用夢還可以幫助我們改善睡眠,平衡心境。睡覺做夢并不代表睡眠質量不好,而是身體調節的一種必然現象。
夢是怎樣形成的?
有學說認為,做夢是睡眠時腦神經細胞抑制狀態不深,還處于“工作”(興奮)狀態。一旦接受到來自體內外的各種刺激,相應的記憶痕跡便“復活”過來,于是產生了各式各樣的夢境。
例如,在睡眠時,如果尿急會夢到上廁所,聞到香味會夢見花園,頭觸冰冷會夢見冬天,聽到水聲會夢見下雨等。也有人時常夢見狗咬腿,后經診斷,是腿部患有疾病。這都是身體接收到體內外的刺激,發出神經沖動,傳到大腦皮質相應的神經中樞部位,引起神經細胞興奮造成的。
如果是白日的思念,例如,接到遠方親人的來信或正在準備考試,也可能會在夜里夢見和親人相聚或正在緊張應考。這是因為大腦皮質相應部位的神經細胞興奮強度過強,在睡眠時得不到充分的抑制,繼續處于興奮活動狀態的緣故。
一般來說,白天多焦慮、恐懼,或處于疲勞、空腹、高熱狀態,受到聲音與物理性刺激,氣壓與氣溫顯著變化時,都容易做夢。
做夢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根據腦電圖的表現,我們可以把睡眠分不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兩種。慢波睡眠時感覺暫時減退,呼吸和心跳變慢、血壓和體溫稍有降低,生長激素分泌增加,是體力恢復的睡眠;快波睡眠時,感覺進一步減退,肌肉幾乎完全松弛,血壓稍升,呼吸快而不規則,眼球快速運動,大多數人在此時做夢,是腦力恢復的睡眠。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而在睡眠時又有四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做夢,如果按70歲算,一個人有5-7年是在夢中度過,可見夢與睡眠與人有著極大的關聯。
做夢對人是有益處的
睡眠做夢是一種人的本能,具有修復和再生的作用。在剝奪人的夢的實驗中,研究人員通過腦電圖發現試驗者進入夢的狀態時將他叫醒,結果發現,試驗者很快就變得焦慮和煩躁。夢還能調節情緒,使人達到一種平衡。夢是了解人類內心世界的一種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夢把我們平常壓抑的、內心沖突的、愿望的東西都表現出來。夢會反映出人內心的一些深層次的矛盾,通過夢可以加深對自己的了解,達到平衡自我的狀態。
科學家在實驗中還發現,當慢波睡眠被剝奪時,人只會產生疲勞感。但當快波睡眠被剝奪后,就極易患上抑郁癥。
為什么有時候夢多有時夢少?
每個人每天晚上都是慢波與快波睡眠互相交替進行的。如果一個人在慢波睡眠中醒來,快波睡眠中的夢境已忘得一干二凈,他就覺得自己沒有做夢;要是在快波睡眠中醒來,大多還記得夢中情節,就覺得自己在做夢;每人每天都會做夢,只是自己記不記得起而已。
有些夢也許會讓人處于恐懼、擔憂的狀態,大家應該以平常心接受,夢境并不等于現實或者能預兆些什么,遇到這種情況時大家不必緊張。
(責任編輯:何詩雅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