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的心理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治療要點
眾所周知,糖尿病的患者一般心理壓力比較大,對于疾病我們要積極的治療,我們要關注自己的身體,關注健康,而要想有效的控制病情,不僅要正確的使用藥物治療,還要注意對飲食和心理進行調節,在糖尿病的發生、發展及復發中,情緒因素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因為緊張、激動、壓抑、恐懼等不良情緒,會引起體內某些應激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長激素、去甲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等。這些激素升高會引起糖尿病病情反復,影響糖尿病患者的康復。美國杜克大學醫療中心研究者早就發現,緩解患者的精神壓力或調整患者的負面情緒,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藥物一樣的幫助緩解糖尿病癥狀的作用。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療中,心理治療和護理就顯得十分重要。
由于心理壓力會對糖尿病患者帶來一定的病情,因此病人和醫生都理應予以高度重視。所以,我們應該盡量避免糖尿病患者踏入誤區,那么糖尿病患者往往容易陷入以下心理誤區有哪些呢?
誤區之一:不以為然
糖尿病早期患者一般都癥狀較輕甚至根本沒有癥狀,有的還可能反常地“紅光滿面”,給別人一種“體格健壯”的假象。還有的患者誤認為血糖高些對身體健康并無大礙,故對疾病采取“不以為然”的態度。還有的患者甚至懷疑醫生診斷有誤,拒絕改變飲食習慣和積極主動地配合醫生服藥治療。
誤區之二:恐懼焦慮
由于糖尿病是一種難以徹底治愈的終身型疾患,而且隨著病情的發展還會出現種種并發癥,加上因缺乏相關知識或認識的片面化,一些病人產生焦慮、恐懼的心理也在所難免。他們恐懼被截肢而成殘疾人,恐懼疾患帶來的難以想象的麻煩,更恐懼折壽和死亡。而其實,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癥,其死亡率遠比許多疾病都低得多。絕大多數病人的病情都可望得到有效控制,病人中的長壽者也比比皆是。
誤區之三:悲觀沮喪
糖尿病患者中多的是已進入老年的退休者。他們原本夢想著在辛苦一輩子后好好享受生活,快樂地度過晚年。可現在卻不僅這不能吃那不能吃,而且幾乎天天得服藥打針上醫院,同時還深深擔憂病情是否會加重。實際上絕大多數患者在被診斷出疾病后,都會悲觀沮喪上好一陣子,而且難以自拔。
誤區之四:抱怨內疚
有的患者在認識到糖尿病與遺傳相關時,便抱怨父母乃至祖宗八代怎么偏偏把病“傳”給了自己。有的罹患有糖尿病的家長在得知子女也罹患上糖尿病后,深深的內疚感便油然而生。
誤區之五:抗拒對立
如果對患者的上述種種負面情緒聽之任之,時間一長便很可能發展至跟醫護人員和家人的情緒對立,甚至抗拒積極治療。此外還有一些患病時間較長、并發癥多且嚴重,而治療效果又不明顯的患者,很可能對用藥或治療失去了信心,最后自暴自棄地對醫務人員采取不理睬、不信任、不配合的“三不”態度。
誤區之六:掉以輕心
有些患者在經過一段時間治療之后,血糖成功地下降至正常水平,就自認為病已治愈而自行停藥,并放松了對飲食的合理控制,也不注意勞逸結合,直到血糖急劇上升,病情變本加厲時才后悔莫及。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反反復復可能使得疾患更加難以治愈,甚至帶來致命危險!
誤區之七:藥物萬能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藥物治療當然是重要的,但過分依賴藥物甚至迷信藥物卻又是要不得的。要知道,糖尿病的發生是在一定的遺傳和環境背景下,由不良的生活習慣、精神心理等多種因素所致。因此,在服用藥物的同時如還能重視平衡飲食、控制體重、勞逸結合、調適心理、鍛煉身體、戒煙限酒等非藥物療法,療效將更為明顯。
誤區之八:矯枉過正
有的患者為了更快地“降糖”,便過量、過頻用藥,或過度節食、過度運動,最后造成低血糖,嚴重的還可能導致昏厥。
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治療心理:
支持心理治療
該心理療法主要是來緩解糖尿病患者的不良情緒,可通過開導、安慰和解釋等方式,此種支持心理療法可以有效的幫助糖尿病患者消除一些消極情緒,有利于病情的穩定。
行為療法
此種常用的糖尿病心理治療方法主要是對患者采取藥物治療和飲食控制進行籌劃,讓糖尿病患者學會對血糖的自我檢測等,來更好的自我控制病情。
認知療法
有很多患者缺乏對糖尿病知識的了解,可以讓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的基礎知識的了解來消除患者的一些不正確的觀念或者誤解,提高糖尿病患者對治療的信心。
通過以上的介紹,關于糖尿病的心理治療方法大家應該有所明白,一般來說糖尿病的病程越長,患者就越會失去治療的信心,但可以通過以上這些心理療法來開導糖尿病患者,消除他們的悲觀情緒。
(責任編輯:陳健慧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