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杜曾因恐懼癥中斷事業 恐懼癥患者如何自我治療?
據臺灣媒體消息,歌手阿杜(杜成義)因嗓音獨特,初出歌壇就走紅。不過,他當年卻在事業正旺時淡出人們視線。近日,他以老板的身份在廣州出席活動,體型到容貌都和過去差很大,連粉絲都嚇了一大跳,但帥度絲毫不減,其中還有人直接斷言“這是浩南哥(鄭伊健在《古惑仔》系列電影中的角色)無誤”。
阿杜因為罹患恐懼癥不得不中斷演藝事業,這次也在現場透露不會放棄唱歌,重返熒光幕前不僅多了老板身份,也開始著手準備新專輯,讓歌迷期待不已。
相信很多人會對恐懼癥充滿好奇,什么是恐懼癥?恐懼癥患者有什么表現?恐懼癥該如何治療?
什么是恐懼癥?
恐怖癥是以恐怖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神經癥。患者對某些特定的對象或處境產生強烈和不必要的恐懼情緒,而且伴有明顯的焦慮及自主神經癥狀,并主動采取回避的方式來解除這種不安。患者明知恐懼情緒不合理、不必要,但卻無法控制,以致影響其正常活動。恐懼的對象可以是單一的或多種的,如動物、廣場、閉室、登高或社交活動等。本病以青年期與老年期發病者居多,女性更多見。國外報道一般人口中的患病率為6‰(1983),我國各地調查患病率的平均值為0.59‰(1982)。但1969年Agras的研究報告的患病率為77‰。
為什么會患恐懼癥?
1、遺傳因素
雙生子研究發現同卵雙生子比異卵雙生子出現恐懼癥同病的現象多一些,提示遺傳因素可能與發病有關。但也有對恐懼癥的家系研究并未發現雙生子同病率增加。因此尚無明確證據表明遺傳在該病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
2、素質因素
患者在病前性格偏向于幼稚、膽小、害羞、依賴性強和高度內向。
3、心理社會因素
在發病中常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人遇到車禍,就對乘車產生恐懼。可能是在焦慮的背景上恰巧出現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發生急性焦慮而對之發生恐懼,并固定下來成為恐怖對象。對特殊物體的恐怖可能與父母的教育、環境的影響及親身經歷(如被狗咬過而怕狗)等有關。心理動力學派認為恐怖是被壓抑的潛意識沖突的象征作用和置換作用的結果。條件反射和學習理論在該癥發生中的作用是較有說服力的解釋。
恐懼癥有何表現?
恐懼癥的核心癥狀是恐懼緊張,并因恐怖引起嚴重焦慮甚至達到驚恐的程度。因恐怖對象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
1、社交恐懼癥
主要是在社交場合下幾乎不可控制地誘發即刻的焦慮發作,并對社交性場景持久地、明顯地害怕和回避。具體表現為患者害怕在有人的場合或被人注意的場合出現表情尷尬、發抖,臉紅、出汗或行為笨拙、手足無措,怕引起別人的注意。因此回避誘發焦慮的社交場景,不敢在餐館與別人對坐吃飯,害怕與人近距離相處,尤其回避與別人談話。赤面恐怖是較常見的一種,患者只要在公共場合就感到害羞臉紅、局促不安、尷尬、笨拙、遲鈍,怕成為人們恥笑的對象。有的患者害怕看別人的眼睛,怕跟別人的視線相遇,稱為對視恐怖。
2、特定的恐懼癥
特定的恐懼癥是對某一特定物體或高度特定的情境強烈的、不合理的害怕或厭惡。兒童時期多發。典型的特定恐怖是害怕動物(如蜘蛛、蛇)、自然環境(如風暴)、血、注射或高度特定的情境(如高處、密閉空間、飛行)。患者會因此而產生回避行為。
3、場所恐懼癥
不僅害怕開放的空間,而且擔心在人群聚集的地方難以很快離去,或無法求援而感到焦慮。場所恐怖性情境的關鍵特征一是沒有即刻可用的出口,因此患者常回避這些情境,或需要家人、親友陪同。
恐懼癥患者如何自我治療?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人生觀不同,對事物看法也就不同。有些人把個人的名利地位和物質利益看得太重,就可能經常產生不安全感。當這些受到威脅時,會以為一切都完了,驚恐萬分,難于自持。"無私才能無畏",只有以天下為已任,把個人融化在人民之中的人,才能臨危不懼,泰然處之。
2、習慣可怕情景:
對所懼怕的景物,要敢于去碰它、接觸它,對那些景物習慣了,知道它"不過如此",也就不怕了。如許多人開始時害怕在會上發言,后來硬著頭皮去講,結果受到大家鼓勵,在以后會上發言就不會忐忑不安了,表情動作也自然了。
3、學習有關知識:
人對有些景物產生恐懼心理,是與缺乏這方面知識,不明白"其理"有關,如打雷、閃電。當你知道這是自然界正常現象時,于是自然中恐懼情緒就會緩解。
4、強化訓練:
直接動作這是自己主動的、積極的去接觸恐懼的東西達到消除恐懼的方法,例如,如果害怕在人前講話,那么偏在人前講話
(責任編輯:吳子元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