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4招教你擺脫負面情緒的困擾
時而夸夸其談、思想飛躍、異乎尋常感到快樂,時而心情沮喪、自責、提不起興趣……這種時喜時悲、截然相反的情緒反應在同一個人身上反復出現,那么很可能像著名藝術家凡·高、舒曼、費雯麗等人一樣,得了躁郁癥(專業上稱雙相情感障礙)這個“情緒怪病”。那么躁郁癥的癥狀有哪些?
1、抑郁發作
雙相抑郁發作與單相抑郁發作的臨床癥狀及生物學異常相似而難以區分,雙相抑郁因表現不典型往往被忽視。正確診斷雙相抑郁障礙是合理治療的前提。兩者的治療方案及預后轉歸存在明顯差異,兩者的差異主要表現在:
(1)人口學特征: ①性別,單相抑郁女性患病率幾乎是男性的2倍,但在雙相障礙患者中性別差異不明顯;②年齡,雙相障礙平均發病年齡為30歲,單相抑郁癥為40歲,前者明顯早于后者,尤其是25歲以前起病的首發抑郁是雙相抑郁的重要預測因素;③家族史,家系調查和雙生子研究已經證實雙相障礙的家族聚集性,與單相抑郁相比,雙相障礙(尤其是雙相I型)患者的家系傳遞與遺傳因素的關系更密切。
(2)抑郁發作的特征: ①病程特點, 與單相抑郁相比,雙相抑郁起病較急,病程較短,反復發作較頻繁;②癥狀特征,雙相抑郁區別于單相抑郁的癥狀特征包括情緒的不穩定性、易激惹、精神運動性激越、思維競賽/擁擠、睡眠增加、肥胖/體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更多的自殺觀念和共病焦慮及物質濫用(煙草、酒精、毒品等)。
2、躁狂發作
(1)自我感覺良好,整天興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顏開,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常博得周圍人的共鳴,引起陣陣的歡笑。有的患者盡管心境高漲,但情緒不穩,變幻莫測,時而歡樂愉悅,時而激動暴怒。部分患者則以憤怒、易激惹、敵意為特征,甚至可出現破壞及攻擊行為,但常常很快轉怒為喜或馬上賠禮道歉。
(2)反應敏捷,思潮洶涌,有很多的計劃和目標,感到自己舌頭在和思想賽跑,言語跟不上思維的速度,言語增多,滔滔不絕,口若懸河,手舞足蹈,眉飛色舞,即使口干舌燥,聲音嘶啞,仍要講個不停,信口開河,內容不切實際,經常轉換主題;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氣凌人,不可一世。
(3)精力旺盛,不知疲倦,興趣廣泛,動作迅速,忙忙碌碌,愛管閑事,但往往虎頭蛇尾,一事無成,隨心所欲,不計后果,常揮霍無度,慷慨大方,為了吸引眼球過度修飾自己,嘩眾取寵,專橫跋扈,好為人師,喜歡對別人頤指氣使,舉止輕浮,常出入娛樂場所,招蜂引蝶。
(4)面色紅潤,雙眼炯炯有神,心率加快,瞳孔擴大。睡眠需要減少,入睡困難,早醒,睡眠節律紊亂;食欲亢進,暴飲暴食,或因過于忙碌而進食不規則,加上過度消耗引起體重下降;對異性的興趣增加,性欲亢進,性生活無節制。
(5)注意力不能集中持久,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轉移;記憶力增強,紊亂多變;發作極為嚴重時,患者極度的興奮躁動,可有短暫、片段的幻聽,行為紊亂而毫無目的指向,伴有沖動行為;也可出現意識障礙,有錯覺、幻覺及思維不連貫等癥狀,稱為譫妄性躁狂。多數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即喪失自知力。
(6)躁狂發作臨床表現較輕者稱為輕躁狂,患者可存在持續至少數天的心境高漲、精力充沛、活動增多、有顯著的自我感覺良好,注意力不集中、也不能持久,輕度揮霍,社交活動增多,性欲增強,睡眠需要減少。有時表現為易激惹,自負自傲,行為較莽撞,但不伴有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對患者社會功能有輕度的影響,部分患者有時達不到影響社會功能的程度。一般人常不易覺察。
3、混合發作
指躁狂癥狀和抑郁癥狀在一次發作中同時出現,臨床上較為少見。通常是在躁狂與抑郁快速轉相時發生。例如,一個躁狂發作的患者突然轉為抑郁,幾小時后又再復躁狂,使人得到“混合”的印象。但這種混合狀態一般持續時間較短,多數較快轉入躁狂相或抑郁相。混合發作時躁狂癥狀和抑郁癥狀均不典型,容易誤診為分裂心境障礙或精神分裂癥。
得了躁郁癥該日常要做哪些護理,有哪些食物可以緩解躁郁癥?一起來看看吧。
1、避免含咖啡因食品
患者應避免咖啡、可樂、茶、巧克力、酒精等含興奮元素的食品。同時也要避免糖制品、乳制品、和添加化學成分及色素的食品。
2、多吃蔬菜
飲食中應包含蔬菜、水果、核果、種子、豆類。全麥等谷類是很好的選擇,但勿食用過多的面包。每周吃兩次白肉魚及火雞。
3、補充營養素
①鎂;② L-牛磺酸;③ L-酪胺酸;④維生素B群;⑤不飽和脂肪酸;⑥ 維生素C;⑦ 鋅。
4、保健藥膳
麥苗茶、木耳豆腐湯、羊腦羹等。
(責任編輯:梁綺賢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