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秘籍教你如何治療精神變態
精神變態是多種心理疾病的總稱,而對精神變態,我們又應該如何治療呢?
一、一般性預防
1、青年期心理衛生:
青年期是心理狀態成長、發展和波動的時期,是心理衛生保健的最關鍵時期。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應采取誘導,勸解、說服及指導的方式,不可歧視或采用暴力行動。
2、中年期心理衛生
中年期是生理和心理狀態較穩定階段,但在夫妻關系、子女教育、工作、學習、和人際關系等問題上,思想和心理上往往出現矛盾和沖突,中年也是易發生心身疾病的時期。因此也要加強中年期的心理衛生保健工作。
3、老年期心理衛生:
隨年齡的增長,軀體的衰老,內分泌系統功能的衰退,心理活動也逐步產生相應的改變,常出現孤獨、寂寞、憂慮、沉默、多言、少動或怪癖等現象。老年性抑郁狀態也是老年精神衛生保健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4、學校的精神衛生:
屬于群體的精神衛生。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的相互關系不協調(如老師對學生訓斥,諷刺、挖苦、刻薄等;同學之間的意見矛盾互相嫉妒,感情不睦)等均可影響心理反應。學校管理嚴,安排過緊、要求過高、學習負擔過重,常處于緊張狀態可影響身心健康,產生睡眠障礙,記憶減退、學習成績下降,情緒消沉、焦慮、抑郁或緊張等神經癥表現。也可出現其他精神障礙。
二、病因性預防
疾病的預防莫過于排除病因,精神病的病因是多方面因素的,主要歸納為:遺傳因素、個性特征、易感因素、環境因素,目前精神疾病的病因預防就著重圍繞這些方面展開。
1、遺傳咨詢。
遺傳因素在精神疾病中起著重要作用,一般人群的患病率是1%,父母中有一方患有精神病的,其子女罹患率是16%,父母雙方有精神病的,其子女罹患率是40%。因此,避免近親結婚、精神病發病期間和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期間避免懷孕、夫妻雙方患精神病的避免生育等,有利于減少該病的發生。
2、個性特征的鍛煉。
個體性格內向、孤僻、軟弱是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之一。性格形成的條件是多方面的,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和諧的家庭生活,正確的教養方法,良好的周圍環境對于形成良好的性格尤為重要,家庭與學校配合,有利于養成他們誠實、坦白、堅強、勇敢、開朗的性格。樹立自信心,通過個性鍛煉形成自我和諧、自我強大、自我肯定的性格特征,良好地適應生活環境。
三、社會性預防
包括政府重視、社會人群關注、整個社會文化的認同。有專門的領導機構、專門的資金保障、專門的工作人員是必不可少的首要條件,同時,需要社會的關愛、同情、理解。
總之,精神疾病的防治是一項浩大的社會性系統工程,只有多方面配合和努力,社會對精神疾病有基本的認識和普遍的認同,才能達到早期預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責任編輯:梁綺賢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