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步行運動小貼士
糖尿病患者適當的運動可以起到防止并發癥的效果,其中運動量小的步行被許多糖友們所采納,因為簡單的步行運動能讓糖尿病患者更長壽。以下給您提供一些步行的建議:
1、步行前可做輕度熱身運動,如伸展、下蹲運動。
2、每天步行時間約20-30分鐘。前5分鐘慢行,緩慢加速達到中速,最后5分鐘再慢行。
3、注意飲水,想喝就喝,不要等到口渴時再喝,可在步行前、步行中、步行后多次飲水,不要一下子大量飲水。
4、不要赤足行走,公園里鋪設的鵝卵石小路為糖尿病患者行走的“禁區”,因為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外周神經病變,使皮膚感覺遲鈍,對傷痛不敏感,往往受傷后還不知道。
5、姿勢要正確:做到頭要正直,目要平視,軀干自然伸直,身體重心稍前穢,上肢與下肢配合協調,步伐有力而穩重,步幅適中,兩腳落地有節奏感。正確到位的動作可以使運動者少做無勞功,并收益也快。
6、步行過程中呼吸要自然、平和,應盡量注意用腹式呼吸,呼吸節奏與步伐節奏要配合協調,堅持有氧運動的程度,這樣才能在步行鍛煉中受益并減少疲勞感。
7、步行快慢及步行時間根據個人情況決定。堅持有氧運動水平即可,但必須達到一定的運動量,才能收到預期的鍛煉效果。
8、堅持“三有"原則。 “三有"是有恒、有序、有度。有恒是指運動要持之以恒,這是對毅力的培養與考驗。有序是指運動要循序漸進。有度是指運動不要過量,保持有氧運動,每次運動量適度。
9、堅持“三不"原則。“三不"是不攀比、不爭強、不過量。部分患病的老年人,如老小孩,糖友之間運動,互相攀比,一不小心,運動量過大,加重病情,得不償失。
10、每日步行完后,必須仔細地檢查雙足,尤其是趾間、足底、足跟處,有無受壓、紅腫、血泡、水皰甚至腫脹等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就診。
11、有些糖尿病患者不宜運動:Ⅰ型糖尿病未控制者、嚴重的外周神經病變者、嚴重的變、腎病者、高血壓未控制者、有明顯的心功能不全或嚴重的者。
(責任編輯:徐蓓蓓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通脈降糖膠囊適用于哪些情況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