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與翰洋結婚五年了,眼看生活與感情都逐漸安定下來,我們開始計劃添個孩子。孩子似乎聽到了呼喚,在我們不設防的性愛中,他悄然而至。
懷孕之初,我的妊娠反應明顯,渾身一點力氣都沒有。坐著累,躺在床上,手腳擱哪都覺著不舒服,看電視沒勁,閉上眼睛睡覺又無聊。我經常莫名其妙地心煩、發脾氣,最要命的是那翻江倒海般的嘔吐,吃什么吐什么,有時一天下來幾乎水米不進。人瘦得變了形,細長的脖子擱著個腦袋,活脫脫一索馬里難民。
好不容易熬過頭三個月,妊娠反應不再那么劇烈,我也逐漸恢復了以往的氣色和精神,胃口居然變得出奇的好。別人都說孕婦偏愛帶酸的食物,不知為何,我偏偏只對甜食和水果情有獨鐘,零食不帶甜的我不吃,水果也總是挑甜味最重的蜜瓜、荔枝一類,就連一日三餐,翰洋都得想著法,為我做些帶甜味的菜,例如糖醋排骨啦、醋溜鯉魚啦,我總是大快朵頤,百吃不厭。那時,翰洋常常會看著我大口大口吃東西的樣子出神,他怎么也不敢相信,那個懷孕前為了保持身材而極少碰甜食的我,那個懷孕早期連山珍海味都要吐得精光的我,現在居然嘴讒得像只大狗熊,連蜜罐里的最后一勺蜂蜜也不肯放過。
或許是上天庇佑吧,在懷孕的頭五個月里,我和寶寶一直都很健康,孕檢各項指標都很正常,我和翰洋盡情地享受著寶寶給我們帶來的幸福與喜悅,感受著寶寶在我肚子里生長的點點滴滴:他從一個小小的蜷伏的胚胎,慢慢伸展開小手小腳,他懂得踢我了,懂得翻身了,他的小嘴巴小鼻子也慢慢成形了,他就這樣不動聲色地擴張著我,軟化著我的心……
到懷孕七個月的時候,我隱約感覺自己的身體有些不妙了:我的臉上開始長斑,身體浮腫日益明顯,食量仍舊有增無減,體重增加得很快。而且我經常沒吃什么過干或過咸的食物,也很快會感到口渴,我對水的需求要比原來多得多,上廁所的次數也變得頻密起來,常常弄得我既不方便又尷尬。翰洋也察覺到了我的異常,經過整晚的“孕產知識”鉆研,他有板有眼地給我下了診斷:孕母吃得多是為了供給孩子足夠的營養,孩子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取充足的養分,生長發育自然就會增快;酷暑期間,喝水量增多也很正常;至于小便次數過于頻繁,多半是因為子宮逐漸增大,壓迫膀胱所造成的。最后,翰洋還握著我的手,胸有成竹地安慰道:“放心吧,我們都那么健康,孩子一定不會有問題的。”我將信將疑地點點頭,不知怎的,心中卻隱隱掠過一絲不安。
在妊娠第32周,我照常規去醫院做產檢。拿到檢驗單后,我和翰洋都大吃一驚:我的血糖濃度超標了。常識告訴我們,血糖升高意味著患糖尿病。但我的身體一向很健康,在懷孕的頭幾個月里,我的血糖濃度也一直維持在正常范圍,怎么偏偏在這個時候突然飆升了呢?
醫生點評: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間首次發現或首次發生的糖尿病,孕婦可表現為三多,即多飲、多食、多尿,并容易反復發作外陰陰道念珠菌性陰道炎,可伴有羊水過多及巨大胎兒。有些孕婦可無任何異常表現和不適,只是在驗血時,發現血糖值超過正常。孕期空腹,及口服75克葡萄糖水后的一小時、二小時、三小時分別抽血糖,這四個點血糖中任何兩點超過正常,即可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
人體正常血糖水平的維持需要靠體內多種激素的共同參與。其中,胰島素促進血糖的轉化和利用,降低血糖;腎上腺皮質激素、生長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則促進血糖的升高。正常情況下,各種激素處于一種動態的平衡之中。妊娠后,隨著胎兒的不斷發育,為了供給胎兒足夠的營養,來自胎盤的升高血糖的激素,如生乳素、孕激素、雌激素等分泌量不斷增加,至32~34周達到高峰。為維持正常的糖代謝狀態,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島素分泌量也不斷上升,當孕婦的胰島功能潛在不足,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時,就會出現血糖升高,表現為妊娠期糖尿病;而當妊娠終止后,隨著胎盤所分泌的抗胰島素激素的撤退,血糖又會恢復到正常水平。有不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若干年后又會出現糖尿病,所以,妊娠期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早期發現和預防糖尿病的良好機會。
孕期,我們都看過一些關于妊娠知識的書籍,隱約知道妊娠合并糖尿病對孕母和胎兒都會造成一定危害。我忙向醫生請教:“妊娠合并糖尿病嚴重嗎?會不會對寶寶有影響呀?”醫生很專業地回答:“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確會給胎兒帶來很多危險,如巨大胎兒、羊水過多、胎膜早破、早產、胎兒宮內窘迫,甚至死亡。”聽著醫生的話,我的心越揪越緊,眼淚不由得奪眶而出,我真的沒想到,糖尿病會突然降臨在我身上,更沒想到,它將會這樣嚴重地威脅寶寶的健康。大夫見我如此焦慮,連忙安慰道:“你們也不必太過擔心,剛才列舉的只是妊娠合并糖尿病病情嚴重者可能出現的一些情況。你既往身體健康,現在血糖水平也不算太高,再加上現代的醫學水平,只要你們認真對待、科學治療,是完全可以安全度過妊娠分娩期、生下健康寶寶的。”接著,醫生又根據我的實際情況,為我“量身定制”了一系列飲食、運動調養計劃。
醫生點評:妊娠期間存在的糖尿病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妊娠合并糖尿病,即妊娠前就已經是糖尿病患者,現在又合并了妊娠;另一種是妊娠期糖尿病,即妊娠后,特別是妊娠中晚期才出現的糖尿病。前者病情一般重于后者。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婦,可能出現全身大血管及微血管的病變,因而容易合并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嚴重者可發生抽搐、昏迷;患糖尿病時,白細胞多種功能障礙,孕婦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各種感染;患者血糖雖高,但存在利用障礙,產婦生產時容易出現宮縮乏力、產程延長、產后出血;由于孕婦血糖升高,胎兒血糖也過高,使胎兒發育較大,形成巨大兒的機會增多,常導致難產及孕婦軟產道裂傷;胎兒雖然體重超常,但肺成熟延遲,故容易出現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嚴重者可導致死亡;當孕早期血糖過高時,還容易出現胎兒畸形、流產,如合并妊高征或胎盤功能下降,孕晚期還有可能導致胎死宮內。但妊娠期糖尿病出現并發癥的機會一般較少,妊娠結局與血糖升高的程度密切相關,妊娠期輕度的糖代謝障礙,特別是妊娠晚期才出現的糖尿病,通常預后較好。經過控制飲食,必要時加用藥物治療,密切加強孕期監護,可使母嬰平安度過妊娠分娩期。所以,患者也不必對妊娠期糖尿病過于恐懼。
遵照醫生的囑咐,我開始科學地調理自己的飲食。首先,按照少吃多餐的原則,我將餐次分配由原來的每天三餐改為每天六餐,還特別注意在睡前補充少量點心,從而避免晚餐與隔天早餐的間隔時間過長。其次,糖尿病患者最忌一個“糖”字,因此,我開始盡量避免吃含有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的飲料和食品,轉而選擇一些纖維含量較高的粗糧食品(如五谷飯、全谷面包和饅頭等),還注意增加蔬菜的攝取量,至于水果的選擇,均以含糖量低的為標準。再次,我也很注重營養的全面性,每天都堅持喝兩杯純牛奶,以增加對蛋白質的攝取,并補充蛋、瘦肉、魚和黃豆類制品,以利于鈣質的吸收。同時,我會盡量避免吃油炸、油煎、油酥的食品,也不吃動物的皮和肥肉。除了嚴格控制飲食之外,我還聽從醫生的勸告,經常進行一些低強度的活動。過去一向不愛走動的我,現在每天晚飯后,都會習慣性地出去溜達溜達。那時,我總是一手牽著翰洋溫暖的大手,一邊隔著肚皮撫摩著自己尚未出世的寶寶,一家三口,樂也融融。迎著路人羨慕的目光,我感覺自己真是幸福極了。
經過將近十天的飲食和運動調理后,我又去醫院做了血糖濃度測試。當我把檢驗結果遞到醫生手里時,醫生告訴我,我的血糖基本得到了控制,但比起正常血糖還是偏高些,考慮到高血糖可能對胎兒的健康造成影響,醫生決定啟用胰島素為我的妊娠“保駕護航”。
就這樣,在嚴格的醫學治療和嚴密的醫學觀察中,我和寶寶又順利地度過了50天。妊娠第40周,醫生給我做了最后一次全面檢查后,為我選擇了剖宮手術。隨著一陣清亮的啼哭聲,我那健康可愛的乖寶寶終于順利地降生了。
醫生點評:對于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準備懷孕前,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并將口服降糖藥改為皮下注射胰島素(因為口服降糖藥可以通過胎盤,可能造成胎兒低血糖,甚至引起胎兒畸形;而胰島素分子量大,不能通過胎盤,對胎兒無不良影響)。對于妊娠以后才發現的糖尿病,則應該從發現日起嚴格監測和控制血糖,直至分娩。
為了及早發現妊娠期糖尿病,應在妊娠24~28周時進行“糖篩查”,即口服50克葡萄糖,一個小時后測血糖;若血糖超過7.8毫摩爾/升,則應再做葡萄糖耐量試驗,即口服75克葡萄糖,在空腹及服糖水后的一小時、二小時、三小時各測一次血糖。若血糖超過正常范圍,則需要進行綜合治療,包括飲食控制、適量運動、血糖監測,必要時加用胰島素,同時進行胎兒監護。妊娠期孕婦除自身需要能量外,尚要提供胎兒生長發育所需,所以每天攝入的熱量不宜控制過嚴。理想的飲食為既不引起嚴重的饑餓感,又不致造成餐后高血糖。每日的攝入量應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醫生會根據孕婦的身高體重,量身定制一套“糖尿病餐”,強調少量多餐,每天進食5~6次,同時進行血糖監測,最好每天進行三餐前及睡前指尖血糖的測定,使血糖維持在空腹5.6毫摩爾/升,餐后兩小時6.7毫摩爾/升左右。如飲食控制仍不能使血糖維持在正常范圍,則須皮下注射胰島素,此時最好住院接受治療。
在進行孕婦血糖監測的同時,還要密切注意胎兒的宮內情況,自數胎動是最簡單有效的監護手段。定期做B超檢查,可了解胎兒的大小、活動情況、羊水多少、胎盤成熟度等。32周之后還可以做胎心電子監護,以了解胎兒有無宮內缺氧。37周后應監測胎肺成熟情況。目前對于妊娠合并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已有一套成熟的監測治療方法,母嬰預后已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觀,所以,患糖尿病的準媽媽們亦無須過慮。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嚴毓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