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者更易患糖尿病 糖友需做好日常預防
對于現代人的審美來說,肥胖是一件較難接受的事情。肥胖不僅僅會影響人們的形象,還會對我們的身體器官造成巨大的壓力。研究認為,肥胖患者患糖尿病的幾率普遍高于常人。
肥胖者為什么易患糖尿病?
一般來說,肥胖的人一般體脂較高,尤其是腹部脂肪會很厚。厚重的脂肪會加重器官的代謝,嚴重影響身體的代謝功能,并逐漸影響糖代謝,降低胰島工作效率,故而會出現胰島素分泌出現問題,而一旦胰島的功能被破壞,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就會導致高血糖。
相比于普通人,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幾率高出2-3倍,所以想要遠離糖尿病,首先要杜絕肥胖,其實,肥胖不僅容易導致糖尿病,還容易患很多疾病,可以說肥胖是萬病之源。肥胖可以導致心腦血管疾病,肥胖容易導致高血脂、高血壓,還容易導致高尿酸,這些都是對人的健康有很大危害的慢性病,所以,控制體重就是讓自己的健康多一分。
糖尿病的預防小常識
1、減肥:對于肥胖患者來說,體重每減輕5%,患糖尿病的危險就會降低70%,故而,減肥十分重要。
2、中年應關注血糖:血糖指數為100—125毫克/分升的人,10年內最易發生糖尿病。專家建議,45歲后、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膽固醇和高血壓的人,應多關注血糖。
3、睡眠適當:長期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糖尿病患病率倍增;而睡眠超過8小時的人,糖尿病危險增加3倍。
4、吃肉先吃醋:吃大魚大肉等高熱量食物前喝兩勺食醋,可大大降低血糖水平。
5、選擇高纖食物:高纖維食物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糖尿病、高血壓及中風危險,平時可常吃。
6、深呼吸減壓:長期壓力會導致血糖升高。專家建議,做任何事情前最好都先做3次緩慢的深呼吸,以減小壓力。
7、避免獨居:獨居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比其他人高2.5倍。專家建議,即使獨居也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8、少吃快餐、火腿:每周吃快餐2次以上,身體器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一倍。每周吃5次以上火腿或香腸,糖尿病危險會增加43%,罪魁禍首是加工肉食中的添加劑。專家建議,應偶爾吃肉,多吃蔬菜。
9、預防感染:糖尿病患者抗感染力下降,易發生各種感染性并發癥,運動結束后要立即擦干汗液,更衣,保持皮膚清潔衛生,避免發生感冒和皮膚感染。
10、注意運動時間:應選擇餐后進行(特別應用降糖藥物者)。盡量減少空腹運動,以免誘發低血糖(【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過2.8mmol/l的現象。此現象只能發生在服用某種藥丸或注射胰島素期間),應詳細向患者介紹低血糖反應時癥狀,如心慌,頭暈,出汗多等,運動時隨身攜帶糖果食品,以便低血糖反應時及時食用。
(責任編輯:黃蓉榕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肥胖且食多易餓哆嗦,血糖甲狀腺正常咋
2024-10-21孩子舅舅患糖尿病,母親無病,孩子患病
2024-10-21促甲狀腺素高對生育有何影響能生孩子嗎
2024-10-21寶寶不喝奶是否會影響其發育
2024-10-21請幫我解讀一下內分泌檢查結果
2024-10-21生殖器官發育不良應如何處理
2024-10-21肥胖致內分泌失調身體虛弱能否恢復健康
2024-10-21哪些因素會對寶寶發育產生影響?
2024-10-21
熱門文章
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糖尿病忌口的食物一覽表
2024-10-22糖尿病iv期是第幾期?詳解糖尿病分期與病情管理
2024-10-22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飲食食譜:科學飲食,穩控血糖
2024-10-22糖尿病腳腫:成因、風險與治療護理全解析
2024-10-21糖尿病腳腫了是什么原因
2024-10-21糖尿病幾型嚴重?
2024-10-21低血糖的并發癥有哪些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