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可導致截肢 可嘗試藥物外洗治療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全身大小動脈,特別是下肢動脈血管硬化引起周圍小動脈出現血栓,形成血管狹窄和閉塞,導致患者足部供血不足,加上糖尿病神經病變而引起的足部感覺缺乏和損傷的一種嚴重并發癥。那么,糖尿病足有什么危害呢?糖尿病足患者是如何用藥物治療的呢?又有什么偏方可以幫助治療糖尿病足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
糖尿病足危害大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是由糖尿病血管和神經病變引起的,它的典型表現為足部潰瘍、壞疽。嚴重的糖尿病足由于潰爛長期不能愈合,往往需要截肢。
截肢致殘是糖尿病足最可怕的危害之一,據統計,全球70%的截肢術都是用在糖尿病患者身上的,糖尿病患者“丟腿”的幾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5倍,更形象點來說,在世界上,每過30秒鐘就有一條腿會因為糖尿病而被截除。
可以說糖尿病足還是糖尿病控制不良的惡果,它的發生是以糖尿病神經和血管病變為基礎的。首先,因為發生了神經病變,神經的保護性反射作用消失,患者受到傷害也可能渾然不覺,這就必然容易造成各種嚴重的損傷,其次因為發生了血管病變,下肢缺血,營養不良,所以損傷一旦發生就很難愈合。另外,病情控制差的患者抵抗力也往往較弱,容易發生感染,這又使得傷口往往會出現嚴重的感染,并逐漸發展至壞疽。
糖尿病足藥物治療
糖尿病足病變主要損傷經絡、血管、皮膚、肌腱,甚至骨骼,使患者表現為間歇性跛行,下肢靜息性疼痛,嚴重者皮膚破潰、干枯、變黑,甚至出現足部壞疽而導致截肢致殘。治療糖尿病足一般選擇在控制血糖,加強營養,糾正高血壓、血脂異常、低蛋白血癥,提高機體免疫力,防治感染,積極治療各種并發癥等系統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中醫藥內治和外治法相結合的特色療法進行綜合治療。
中藥泡足熏洗寒凝血淤,脈絡阻滯型局部瘡面中藥熏洗法選用桂枝、附子、忍冬藤、丹參等溫陽益氣、活血通絡藥物;溫熱下注,淤血內阻型選用黃柏、黃連、乳香、沒藥、赤芍藥、紅花等清熱利濕,活血消腫的藥物;熱毒熾盛,陰傷血淤型可選用大黃、黃柏、蒲公英、忍冬藤、土茯苓等清熱解毒的藥物;氣陰兩虛,精傷血淤型可選用黃芪、川芎、當歸、血竭、兒茶等益氣活血,斂瘡生肌藥物。中藥外敷對未發生潰瘍的糖尿病足患者選用我院中藥配制的消炎膏局部外敷;對已發生皮膚破潰和感染的患者局部用中藥提膿丹、生肌散及消炎膏油紗條外敷。
拂痛外洗方:
藥物組成:生川烏12克,吳茱萸、艾葉、海桐皮各15克,川斷、獨活、羌活、防風各10克,川紅花、當歸尾、荊芥各6克,細辛5克,生蔥4條(全株洗凈)切碎,米酒、米醋各30克。
功效:活血,通絡,生新。
用法:將藥液煎成2000毫升,分兩次,每次用1000毫升,藥液不重復使用。藥液的第一種使用方法熏洗法:適用于糖尿病足0級(指無開放性病變,但有明顯供血不足)。測藥液溫度40℃,浸洗患足及下肢20分鐘。水溫下降時,可隨時加溫,使藥液保持溫度。每天2次。根據病情需要,藥湯可浸到踝關節或膝關節以上部位。藥液的第二種使用方法濕敷法:適用于有開放性傷口需要避開傷口者。用消毒紗布7~8層或干凈軟布數層蘸藥湯,趁熱攤敷在患處,注意不要燙傷,另用一塊消毒紗布不斷地蘸藥湯淋漬患處,持續淋漬20分鐘。
傳統的中醫治療,引起沒什么副作用從而深受廣大患者的信賴,但是中醫治療也有像治療面窄,療效慢等一些特點。所以對于糖尿病足比較嚴重的患者還是要征求醫生的意見,根據病情選擇具體的治療方式,才能更好的治療糖尿病足。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鳥氨酸氨甲酰轉移酶缺乏癥有哪些癥狀
2024-10-21懷孕三個半月發育遲緩是何原因
2024-10-21嬰兒飲食如何影響其發育?
2024-10-21葡萄糖酸鈣與五維葡鈣哪種補鈣效果更佳
2024-10-21男童正常發育的時間范圍是怎樣的
2024-10-21將近 20 歲胸部發育不完全是何原因
2024-10-21寶寶肌肉松弛且體重身高不增長是何因
2024-10-21孩子變聲后生長發育是否真的遲緩?
2024-10-21
熱門文章
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糖尿病忌口的食物一覽表
2024-10-22糖尿病iv期是第幾期?詳解糖尿病分期與病情管理
2024-10-22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飲食食譜:科學飲食,穩控血糖
2024-10-22糖尿病腳腫:成因、風險與治療護理全解析
2024-10-21糖尿病腳腫了是什么原因
2024-10-21糖尿病幾型嚴重?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