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糖尿病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如何預防?
糖尿病低齡化的趨勢越來越嚴峻,但是很多家長卻對兒童糖尿病知之甚少。很多人認為,糖尿病只有中老年人才易患,一旦患上就要終身治療,而且容易引起失明、腎衰等并發癥。殊不知,青少年糖尿病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10歲至15周歲更是兒童糖尿病高發年齡,還有不少小寶寶從出生就患上這種疾病。
糖尿病低齡化已是近年來不爭的事實,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目前有97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已占全部糖尿病人數的5%,并且每年以近10%的幅度上升。糖尿病在兒童各年齡段均可發病,小至出生后3個月,以5—7歲和10—13歲二組年齡多見,患病率無性別差異。
生活習慣是兒童糖尿病主因
兒童引發糖尿病有很多因素,但生活習慣的好壞,是其主要根源。
有的兒童患上糖尿病,和遺傳因素有關。父母雙方均屬于糖尿病的,那么糖尿病父母的寶寶患病的幾率要比其他正常父母生下的小孩大很多;如果只有一方患有糖尿病,那么孩子患糖尿病的幾率為30%左右。另外,很多孕婦在懷孕期間不注意平衡飲食,營養過剩,甚至查出妊娠糖尿病,生出超重兒的幾率也大大增加,這樣的母親所生小孩糖尿病發病率也將是正常孕婦的好幾倍。
人們往往忽視小兒糖尿病,因此還容易被誤診。父母們如果發現有以上的情況,需盡快就醫做詳細的檢查,避免病情加重或引起并發癥。
超重兒童更需注意預防
對于體重超重,甚至肥胖兒童的家長應高度警惕孩子的一些變化,尤其是孩子出生時就是巨大兒,以及有家族糖尿病史的孩子更應警惕。最好能定期為孩子做血糖、尿糖的檢查,提前預防糖尿病的發生。研究發現,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幾率為非肥胖者的2.91倍,相對于成年型肥胖,青少年肥胖者有更高的糖尿病風險。因此,糖尿病的預防需要解決小兒肥胖。肥胖的時間越長,糖尿病發生率越高。
對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肥胖兒童來說,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青少年肥胖多由長期攝入的熱量遠遠大于所消耗的熱量所導致的。因此,青少年預防糖尿病首先要管住嘴,勤動腿,告別不良生活習慣,少喝飲料,少吃油炸食品,少吃洋快餐,多吃對身體健康有利的食物,加強運動,不做宅男宅女,嚴格控制體重,達到代謝平衡,才能從根本上遠離糖尿病的威脅。
對于肥胖兒童,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不僅要注意飲食調整,減少攝入高熱量的食物,同時要積極參加戶外鍛煉,積極鍛煉身體。還要定期化驗孩子的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后者對早期發現糖尿病較前者意義更大。
2型糖尿病患兒的飲食控制與成人略有不同。既要限制飲食總熱量,又要避免營養過剩,保證營養均衡,滿足兒童生長發育的營養所需。要講究膳食科學,避免營養過剩及偏食,控制肥胖。尤其要減少高脂肪食物(如巧克力、奶油等)的攝入,同時,要加強體育活動,切忌以看電視、打游戲機代替課余鍛煉。
此外,預防兒童2型糖尿病還有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孩子的睡眠,避免長期精神高度緊張。對肥胖兒童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兒童應每半年查一次血糖,以便于早期發現糖尿病。在藥物治療方面,可選用雙胍類藥物。鼓勵兒童多做鍛煉,如散步、慢跑、步行上樓梯、以步代車等活動。以每天運動一小時,平均消耗熱量約為350千卡為宜。
一旦有患上糖尿病的兒童,父母更應嚴格配合醫師的治療,控制飲食、適量運動、定期監測血糖等,以利孩子的成長。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鳥氨酸氨甲酰轉移酶缺乏癥有哪些癥狀
2024-10-21懷孕三個半月發育遲緩是何原因
2024-10-21嬰兒飲食如何影響其發育?
2024-10-21葡萄糖酸鈣與五維葡鈣哪種補鈣效果更佳
2024-10-21男童正常發育的時間范圍是怎樣的
2024-10-21將近 20 歲胸部發育不完全是何原因
2024-10-21寶寶肌肉松弛且體重身高不增長是何因
2024-10-21孩子變聲后生長發育是否真的遲緩?
2024-10-21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