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過多過少都不利糖友健康 糖友睡覺前忌憂思
眾所周知,睡眠的好壞會影響著我們一天的工作生活狀態。而對于“糖友”來說,睡眠竟然會與糖尿病拉上關系。良好的睡眠更為重要,能夠幫助有效控制血糖。下面就為“糖友”總結了4個睡眠注意事項,一定要多加注意啦。
睡過多過少都不利健康
睡眠不足,會破壞人體生物鐘,當人們早起時,其生物鐘還處于夜間,其體內促進睡眠的褪黑激素還處于很高的水平。此時如果不睡,身體為了保持血糖正常,便不得不釋放更多胰島素,長期下去人體將不能承受,導致胰島素敏感性降低。一旦胰島素出現問題,就會引起人體的葡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最終導致高血糖。
睡不夠會導致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相反,睡太多,也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因為糖尿病的發生,不僅與遺傳缺陷等內在因素有關,同時與肥胖、體力活動不足等很多外部因素有關,尤其是Ⅱ型糖尿病。肥胖、超重與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而長時間睡覺會導致人體活動量下降,很容易引起體重的增長,并加重胰島素抵抗。
糖尿病睡眠注意
1、養成“子午睡眠”的習慣。子時是晚上11點至凌晨1點,是一天之中陰氣最盛的時間,也是膽經主氣的時間,子時入睡能引陰入陽,使肝膽調和。子時不睡則易造成膽汁新陳代謝障礙,損耗肝膽之氣。肝膽之氣不足,則上不能明目,下不能養筋,便會出現神疲乏力、雙目少神、腰膝酸軟等癥狀。肝膽對應五色中的青色,子時不睡則面色泛青。
2、睡前燙燙腳。燙腳不是洗腳,是在臨睡前先打來一盆開水,先用熱蒸氣熏腳,然后再視水溫慢慢將腳放入水中,直至水涼為止。睡前燙腳,不僅可以刺激足底穴位,有助于入睡,而且還可以預防中老年人在入睡后發生睡覺中猝死。
3、睡前不說話。中國有句俗語叫作“吃不言,睡不語”。睡前說話,易興奮神經,非常不利于入睡,因此要想盡快入眠,睡前切不可多說話,特別不能過多談論興奮或憂傷的事情。
4、睡前不憂思。心理因素是導致失眠的重要因素之一,精神緊張、失意、憂郁、興奮、憤怒等情緒變化均不利于入睡,應在睡前將情緒調好,放下不良的思緒,自然不難入睡。有的人習慣于躺在床上思考一些棘手的問題,久而久之極易使神經興奮,形成了習慣,自然影響睡眠質量。應養成良好的生活、工作習慣,睡前盡量不要考慮工作上的事情。
5、把睡眠的環境布置得溫馨而舒適,減少噪音、光線等干擾因素,戒掉抽煙酗酒熬夜等不良習慣,夜晚避免飲用茶、咖啡等提神類飲品,睡前可以喝一點熱牛奶等幫助睡眠的東西;
6、堅持鍛煉,把自己的身體狀態調整到一個最佳的狀態,不僅有益健康,也能夠幫助糾正體內的代謝紊亂,維持穩態和節律。
如何才能擁有好睡眠?
1、作息規律
堅持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在周末不要睡得太晚。如果你周六睡得晚周日起得晚,那么周日晚上你可能就會失眠。糖尿病人應當在晚上10時前入睡,禁止熬夜到12點,這樣對肝的損害是很大的,會加重糖尿病的病情。中醫認為糖尿病與肝腎陰虛有很大關系,而滋養肝陰必需在睡眠中進行,尤其是晚上11時至凌晨三時這段時間,是肝經和膽經循行的時候,人體需要進入深度睡眠,才能有利于肝的休息和修復。
2、大睡要放在晚間
白天打盹可能會導致夜晚睡眠時間被“剝奪”。白天的睡眠時間嚴格控制在1個小時以內,且不能在下午三點后還睡覺。在睡覺前大約兩個小時吃少量的晚餐,不要喝太多的水,因為晚上不斷上廁所會影響睡眠質量;晚上不要吃辛辣的富含油脂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也會影響睡眠。
3、床要舒適
一張舒適的床給你提供一個良好的睡眠空間。另外,你要確定床是否夠寬敞。
4、睡姿要合理
糖尿病人睡眠的姿勢最好是向右側臥,從中醫的理論來說,右側臥時,血歸于肝,有利于對肝氣的養護,可以緩解糖尿病的癥狀,現代醫學認為,糖尿病人的血液循環一般都不好,右臥時,可以減少對心臟的壓迫,促進血液循環,讓更多的氧氣供應給心腦,有助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另外,睡覺時要注意調整床頭或枕頭,做到頭高腳低,這樣可以減少流回心臟的血液量,減輕心臟負擔,有助于預防糖尿病的并發癥。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促甲狀腺激素偏高是怎么回事
2024-10-22孕婦血糖高應如何應對?
2024-10-22代謝綜合征的患病原因有哪些
2024-10-22哪些糖尿病患者需強化血糖監測?
2024-10-22內分泌不好通常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10-2242 天女寶寶的正常身高范圍是多少
2024-10-22葡萄糖酸鈣的正常用量是多少?
2024-10-22女性是否都會經歷更年期?
2024-10-22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