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藥該如何選擇?當心3個誤區
現如今,降糖藥的種類越來越多,各有各不同的功效,應該要如何選擇呢?降糖藥不能隨意服用,否則不利于控制病情。接下來,介紹幾種選擇降糖藥的方法給大家,一起來了解了解 吧。
降糖藥根據什么選擇最好
根據糖尿病的不同類型選藥:1型糖尿病患者自始至終都應使用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選用口服降糖藥治療。但在下列情況下需用胰島素治療:1、飲食、運動及口服降糖藥效果不好;2、出現嚴重急、慢性并發癥(如酮癥酸中毒、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尿毒癥);3、處于急性應激狀態(如嚴重感染、大型創傷及手術、急性心腦卒中等)4、懷孕期。
根據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選藥:在2型糖尿病早期,胰島素抵抗伴代償性的胰島素水平升高,首先應該考慮選擇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或)延緩葡萄糖吸收的藥物。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患者胰島素分泌功能逐漸衰退,此時需再加用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
根據高血糖類型選藥:如果空腹血糖不高,只是餐后血糖高,則首選糖苷酶抑制劑(如拜糖平)或苯甲酸衍生物(如諾和龍);如果空腹和餐后血糖都高,治療開始即可聯合兩種作用機制不同的口服藥物,如“磺脲類+雙胍類”或者“磺脲類+噻唑烷二酮(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類”。另外,對于初始時空腹血糖大于13.9mmol/L、隨機血糖16.7mmol/L的患者,可給予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消除葡萄糖毒性作用后再改用口服藥。
根據體型選藥:理想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5,如果實際體重超過理想體重10%,則認為體型偏胖,首選雙胍類或拜糖平。因為這類藥物有胃腸道反應和體重下降的副作用,對于超重或肥胖患者來說,正好化害為利;如果實際體重低于理性體重10%,則認為體型偏瘦,應該優先使用胰島素促分泌劑(包括磺脲類和苯甲酸衍生物(如諾和龍),因為該類藥物有致體重增加的副作用,對于消瘦者,正好一舉兩得。
根據年齡選藥: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對低血糖的耐受能力差,因此,不宜選用長效、強力降糖藥物(如優降糖),而應選擇服用方便、降糖效果溫和的短效降糖藥物(如諾和龍、糖適平)。另外,為了避免低血糖帶來的風險,老年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標適當放寬。兒童1型糖尿病主要用胰島素治療;二甲雙胍是目前唯一被美國FDA批準用于兒童2型糖尿病治療的口服降糖藥。
根據有無合并癥選藥:如果糖尿病患者同時伴有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首先考慮使用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和糖苷酶抑制劑,這些藥物既可降低血糖,又能改善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如果糖尿病患者有胃腸道疾病,最好不要使用雙胍類和糖苷酶抑制劑;如果患者有慢支、肺氣腫、心衰等缺氧性疾病,禁用雙胍類藥物,以免引起乳酸酸中毒;如果患者有肝病,慎用噻唑烷二酮類;如果患者有輕度腎功能不全,最好選用主要經膽道排泄的降糖藥如糖適平、諾和龍;如果嚴重的心肺腎等全身性疾病,則最好使用胰島素。
根據糖尿病患者對服藥的依從性選藥:對于經常出差,進餐不規律的糖尿病患者,選擇每天只需服藥一次的藥物(如格列美脲)更為方便適合。患者順應性更好,對于經濟不寬裕的患者,還要將價格因素考慮在內,以確保患者能夠維持長期治療。
同時,要注意的是有些藥物不能和降糖藥一起服用。
哪些藥物不能和降糖藥同服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可使口服降糖藥代謝與排泄減慢,會增加磺脲類藥物的藥效,加上其本身也有降糖作用,合用會使血糖降得過低,易引起低血糖昏迷。許老師發生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就在于此。
心得安等β受體阻滯劑心得安能降低血壓,還可阻礙肝糖原釋放葡萄糖,使血糖降低,它還能促使胰島分泌胰島素,它還能掩蓋低血糖引起的心律增加等征象,與口服降糖藥同服,可造成低血糖昏迷。故糖尿病人服用心得安要十分謹慎。
抗凝血藥如雙香豆素,可抑制D860的代謝,延長其半衰期,容易發生低血糖。
復方新諾明可加強口服降糖藥的作用,應用時要注意調整降糖藥的藥量。
氯霉素可抑制肝內藥酶的活性,降低降糖藥物的代謝,易引起低血糖。
糖皮質激素類如強的松、可的松、地塞米松等,這些藥物能增加肝糖原的合成,減少組織對糖原的利用和分解,使血糖升高,故得名糖皮質激素,是糖尿病患者禁用的藥物。
最后,還要知道的是服用降糖藥的3不能。
服用降糖藥的3個誤區
不能漏服藥物。現在,糖尿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他們平時可能不只患有糖尿病,還可能患有其他疾病,因此服用的藥物較多,往往容易出現漏服的情況,從而導致血糖升高,因此應該注意不能夠漏服藥物。
不能隨意聯合用藥。藥物之間會相互作用,若聯合使用不當,會影響降糖藥物的療效。很多情況下,使用者并不知道其相互作用,因而影響了療效。如地塞米松、去炎松、倍他松等藥物若與降糖藥同時服用,會產生對抗作用,降低治療效果。這些藥還會減少人體對葡萄糖的利用,加速糖元異生等作用。糖尿病患者若應用這些藥可引起血糖明顯升高,病情惡化,所以不要隨意聯合使用。
不能隨意增減劑量。任何藥物,只有達到一定的劑量,才能發揮作用,糖尿病藥物也是如此,劑量過大,會導致低血糖,影響患者健康,而劑量過小,又容易出現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情況,因此不能隨意增減劑量,應該按照醫生要求使用。
服用降糖藥的具體事項應咨詢相關醫生。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尿糖高的原因是什么?一定是糖尿病嗎?
2024-10-22生活工作無規律致內分泌失調怎么辦?
2024-10-22請問糖尿病應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2糖尿病患者飲食禁忌有哪些?
2024-10-22結婚一年未孕且長痘兩年多,是內分泌失
2024-10-22胚胎發育不好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2卵泡發育不成熟的治療難度大嗎
2024-10-22近期體重減輕消瘦且大便不成形是何因
2024-10-22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