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需重視自測血糖 血糖值分析是關鍵
許多糖尿病患者都懂得要定期監測血糖,每天做完醫生囑咐的血糖監測次數,不少糖友們就當“交完作業”了事,不再關心自己的身體信號。其實,在人體不同時期以及不同狀態下,血糖也會發生相應變化,這就需要我們及時做好處理,而不是機械的完成檢查次數。
隨機血糖很重要
隨機血糖就是捕捉機體在特殊情況下血糖反應。有多吃、少吃、吃特殊食品、飲酒、勞累、生病、情緒變化、月經期等特殊情況出現時,就應該立即做一次隨機血糖,從而可以及時捕捉身體的血糖信號。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低血糖的危害。低血糖的瞬間約10分鐘之內出現,當出現低血糖時,機體中升血糖的激素馬上釋放,10分鐘左右血糖就會升高,甚至高出平時的水平,所以當懷疑有低血糖發生時要及時測血糖來捕捉低血糖的瞬間。若測血糖晚了,血糖正常或高血糖,則不能明確是低血糖后高血糖反應,還是本來就沒有低血糖,這兩種情況治療完全相反。
血糖控制目標
每位糖尿病患者在醫生指導下都有明確血糖控制的目標。一般控制目標可以分兩個水平:理想水平和可接受水平。理想水平空腹血糖應達到4.0~6.0mmol/L,餐后2小時<7.8mmol/L;可接受水平空腹血糖應達到<7.0mmol/L,餐后2小時<10.0mmol/L。因此,許多人在測完血糖之后,往往只關注是否處于“正常值”,結果正常就“完成了事”。其實,血糖監測不僅僅是一個扎手指的簡單過程,對血糖結果應及時記錄并作必要的分析,就可以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應對措施,這才是血糖監測的真正目的所在。
所以,鼓勵糖尿病病人進行血糖自我監測(SMBG)并記錄監測結果,以提供長期準確的資料,可以使醫生更了解糖尿病患者并提出準確的治療指導意見,同時也便于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時采取措施,讓糖尿病患者及家屬共同參與治療,制定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
血糖值分析是關鍵
不要小看血糖值,關鍵時刻血糖值是治療糖尿病必不可少的參考標準,糖尿病患者自我分析血糖,可以最快發現病情的發展以及變化。當血糖結果超出控制目標范圍時,應考慮藥物、飲食、運動有無關系,或有無感染、發燒、外傷或其他急性疾病的影響。若自己找不到原因,應找醫生就診,及時調整治療,使血糖回落到控制目標范圍內。另外,血液濃縮(如脫水)可使測定結果降低,嚴重貧血可使測定值升高。
如果測定結果超出上述范圍,但無上述影響因素可解釋時,還應注意測定結果是否有誤,此時應核查檢測過程:是否清洗雙手,操作方法是否正確,試紙是否過期,試紙號碼是否與儀器內存的號碼一致,以及儀器測定區(支撐區和感光區)是否污染等。必要時可用模擬血糖液核查儀器的準確性,也可到醫院抽血進行核查。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