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型糖尿病的調理方法 適合肥胖型糖友的食譜
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中,80%都是肥胖患者,這說明糖尿病和肥胖之間有非常密切的關系,也可以說肥胖是產生糖尿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所以要量腰圍。用一把尺子直接用尺寸卡住,更具體地告訴大家,到了什么位置需要提高警惕,預防糖尿病應該從現在開始做起。
實胖類型糖友,從營養學的角度應該如何去調理呢?
糖尿病分成兩種類型——瘦型和胖型,其中胖型占絕大多數,胖型糖尿病最初就是由肥胖引起而出現的代謝紊亂。比如糖代謝紊亂出現糖尿病,血脂代謝紊亂出現血脂異常,或者高血壓、嘌呤代謝紊亂出現痛風等,所以肥胖是產生這些疾病的共同土壤。
現在肥胖已經成為一種病,據了解,肥胖導致死亡的人數是饑餓導致死亡人數的兩倍。所以,肥胖是我們走向非健康的一個關鍵因素。
首先要調整總的攝取量,把總熱量限制下來,在限制的時候,肉不能完全限制,要攝入豐富的蛋白,對免疫系統、對健康都非常有利;其次,飲食結構要進行調整, 人體需要多樣化的搭配,選擇的空間要多一點。還有,要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過去晚上吃得多,就要把習慣倒過來,改成早餐吃得多,因為早晨是人體代謝最旺盛 的時候,這時候攝入營養物質,能夠被體內充分地吸收和利用,而且廢棄物很快就被排掉。過了中午,人體內代謝就逐漸緩慢下來,這時候攝入過多,會在體內形成 負擔,這種負擔最后就轉化成脂肪。
另外,吃的過程中要把順序顛倒一下,比方說以前一開始想吃肉,現在就要先吃一些蔬菜,把胃的空間占據,就沒那么好的食欲了,還有,我們提倡在吃之前喝一些開胃湯,促使胃液分泌,讓它有食欲,更主要的是,湯可以占據胃的一定空間。
肥胖型糖尿病飲食
(1)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應嚴格限制每日的熱量供應,使之低于消耗量,但體重降低不宜過速、過猛。一般規定每日熱能攝入在5020.8千焦(1200千卡)左右,或較正常需要量減至 2092~5020.8千焦(500~1200千卡),即有可能使體重減輕。其減少量應據肥胖程度和患者的接受能力而定。膳食中限用高糖、高脂肪(包括植物油)熱量高的飲食。在保證機體蛋白質及各種營養素基本需要的基礎上,必須減少“收入”,增加“支出”,即使熱量攝入與消耗之間產生負平衡,促使體重下降,最終達到標準體重。
(2)在控制熱量的基礎上,應保證患者的營養需要。蛋白質進量不要過低,按每千克理想體重1.O克左右供給,盡量選用精瘦肉、蛋、乳、豆制品等(不用豬肉,即使瘦肉含脂肪量也較高)。蛋白質食品一能充饑,二能促進體內熱能消耗,三能減少人體組織分解。
(3)用餐時,局用肥肉、油炸食物、油制品、花生、核桃等油脂多的食品;菜肴以蒸、煮、拌等少油制法為佳。每日主食量一般限制在150~200克,過低易出現饑餓性酮體。由于飲食量的減少可能引起無機鹽、維生素的不足,因此除多選食蔬菜外,可適當進食一些去脂牛奶、豆漿、豆制品等,以補充鈣和維生素,必要時可酌情補充鈣和維生素片劑。
(4)在采用低熱能飲食的同時,運動量不宜減少,且要適當增加以提高熱能消耗及促進體脂的分解,以達減輕體重的目的。
適合肥胖型糖友的食譜
茯苓餅
原料:茯苓粉、米粉各15克,素油各適量。
制作:將米粉與茯苓粉加水適量調成糊狀,用小火在鍋內放油烙成薄餅即可。可代替主食。
功效:用于肥胖型糖尿病脾虛濕盛者,有健脾燥濕之功效。
雞絲冬瓜湯
原料:雞脯肉100克,冬瓜片200克,黨參3克,精鹽、黃酒、味精各適量。
制作:將雞肉切成細絲,與黨參同放在沙鍋中,加水500克,以小火燉至8成熟。放入冬瓜片,加精鹽、黃酒、味精適量,視冬瓜熟透即可。吃肉喝湯,佐餐食用。
功效:用于肥胖型糖尿病脾氣虛弱、水濕壅盛者,有健脾利水之功效。
山藥扁豆粥
原料:鮮山藥、粳米各30克,白扁豆15克。
制作:將鮮山藥去皮切片。先煮粳米、扁豆,后入山藥,粥成即可。供早餐食用。
功效:用于肥胖型糖尿病脾氣虛弱者,有益氣養陰、健脾化濕之功效。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