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多糖果小心糖尿病 糖尿病的4個原因要清楚
過去的研究認為果糖比較安全,而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吃太多果糖不僅會增加肥胖風險,還會使胰島素反應變遲鈍,進而會導致糖尿病。
吃太多糖果小心糖尿病
最近幾年,醫界、學界越來越重視玉米糖漿、果糖、蔗糖對身體的危害,很多人認為,這些額外添加的甜味劑很可能會造成肥胖和胰島素阻抗性等問題。有大量研究認為,可能是因為人們額外添加的甜味劑,因而引起上述健康風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老鼠進行實驗后發現,肝臟可以將葡萄糖轉化成果糖,這樣的老鼠如果再額外攝取葡萄糖,很快就會出現肥胖和胰島素阻抗性。
發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溝通》期刊上的這項報告稱,研究發現,不僅僅從飲食中會攝取到果糖,肝臟也會運用沒有含果糖的碳水化合物制造出果糖,而這些體內制造的果糖也會增加脂肪肝、胰島素阻抗性風險。
事實上,果糖的確會傷害身體,且食用高升糖食物也會增加身體果糖濃度,因此高升糖食物也不宜多吃。
糖尿病的4個原因要清楚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Ⅰ型糖尿病的重要環境因素,當具有糖尿病易感性的人感染了腦炎、心肌炎及柯薩奇B4病毒后,病毒可直接侵犯胰島B細胞,使之發生急性炎癥、壞死而喪失功能,繼而導致糖尿病的發生,或病毒長期滯留在 B細胞內,激發自身免疫系統,引起體內B淋巴細胞產生抗胰島素細胞抗體,這種抗體使胰島B細胞損傷破壞,造成胰島素合成減少,引起糖尿病。
長期的精神壓力。糖尿病的發生同精神壓力有關,現代社會生活的高節奏性,過度的學習、工作壓力,會造成人的緊張情緒,長期處于精神緊張、高壓力狀態下,會使得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高,從而使得血糖升高,繼而引起糖尿病的發生。
飲食結構不合理。生活中,很多糖尿病的發生和不合理的飲食結構有關,飲食的不合理,生活起居的沒有規律,像過度的甜食、過量的飲食、高脂飲食、過度的精細糧食飲食,都容易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病,患者發病后,不但健康生活受到傷害,同時,糖尿病患者的工作、生活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小編提醒大家,一定要關注糖尿病病因,做好糖尿病的防治工作。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