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日常護理有5個要點
足部是糖尿病這個多系統疾病的一個復雜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圍神經病變與外周血管疾病合并過高的機械壓力,可引起足部軟組織及骨關節系統的破壞與畸形形成。
足部是糖尿病這個多系統疾病的一個復雜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圍神經病變與外周血管疾病合并過高的機械壓力,可引起足部軟組織及骨關節系統的破壞與畸形形成,進而引發一系列足部問題,從輕度的神經癥狀到嚴重的潰瘍、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關節病和神經病變性骨折。如果積極治療不能充分解決下肢出現的癥狀和并發癥,則會造成災難性的后果。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開展對足部問題的早期預防和治療將有重要的意義。
糖尿病足究竟是怎樣引起的
1、足部血管和皮膚病變
糖尿病足表現出來的大泡與腳氣不同,腳氣屬于真菌感染,用外用藥就能夠很快控制,但糖尿病足的大泡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足部血管和皮膚病變而出現的。開始時雖然兩者的癥狀比較像,都會出現瘙癢感、水泡,甚至糜爛,但兩種疾病的發病機理不同。
2、外部感染
在糖尿病足出現的原因中,感染是糖尿病足壞疽的重要誘發因素。主要原因是糖尿病患者自身抗感染能力下降,肢體缺血缺氧的情況為細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環境,細菌就極易入侵,從而導致組織發生嚴重感染。所以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個人衛生,防止感染的發生。
3、物理性損傷
不要因為傷口小就忽視了它的危害,任何足部的微小傷害都可引起潰瘍或感染,有時甚至需要截肢。糖尿病足患者多數都有不同形式的組織損傷,如燙傷、凍傷、抓傷、擦傷、磨損傷、修腳傷、碰傷、修甲傷,損傷后感染無疑是導致糖尿病足不可忽視的危險因素。
糖尿病足日常護理有5個要點
糖尿病足的治療難度很大,尤其是發展到壞疽階段,常常需要截肢,其至今仍是醫學領域的一大頑癥,嚴重威脅糖尿病人的健康長壽和生命質量,因此糖尿病足的預防就顯得尤為重要。糖尿病足的有效預防措施包括:
1、保持皮膚滋潤。
病人每天要涂抹羊脂油類潤滑劑滋潤雙腳,并輕柔而充分按摩皮膚。病人如果是汗腳,出汗過多也容易引起真菌感染,建議他們在洗腳時用醫用酒精擦拭腳趾縫,還可以在洗腳水中加少量醋,因為酸性環境不利于真菌生長。
2、每天檢查足部情況。
每天睡覺前,糖尿病足患者必須要檢查足部,看有沒有弄傷。最好家人幫忙查找,看有沒有傷口,細小的損傷也不可放過。如果病人為獨居,就要準備一塊鏡子,每天照看,包括腳背腳底腳丫都要檢查清楚。同時仔細觀察皮膚的顏色、溫度、濕度,檢查有沒有水腫、皮損、疼痛程度及血管搏動、感覺、運動、反射情況以及水泡、皮裂、磨傷、雞眼、胼胝、足癬、甲溝炎等,若發現應及時處理及治療。
3、保持足部衛生。
腳同洗臉一樣重要,每晚用溫水(39℃~40℃)及軟皂洗腳,水溫不能太高,以免燙傷皮膚。泡腳時間也不宜過長,不要超過10分鐘。洗完后用柔軟吸水力強的毛巾擦干腳趾縫間。
4、控制體重、血糖、血壓和血脂。
積極治療糖尿病,嚴格控制高血糖;合理分配飲食,嚴格控制高血脂及各種導致早期動脈粥樣硬化的因素。
5、避免肢端皮膚受損。
即使輕微損傷也可導致嚴重壞疽。不貼有損皮膚的膠布,嚴禁使用強烈的消毒藥如碘酒、石碳酸等,剪腳趾甲不宜剪得太短,應與腳趾相齊。去除老皮時要以柔軟的刷子或細致的浮石,海綿輕輕的擦洗。避免燙傷、勿用熱水泡腳或用其他的足部保暖裝置。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