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餐后血糖控制很重要
在日常就診的過程中,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只測空腹血糖,不注重測餐后血糖;還有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達標,而餐后血糖高了卻沒有引起重視。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控制餐后血糖?下面讓小編為你解答。
糖尿病的警戒線:餐后血糖7.8 mmol/L
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在一天中隨著就餐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一般來說,人類每日三餐,餐前血糖較低,餐后血糖較高。正常人進餐后血糖在胰島素的作用下,能夠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范圍,餐后兩小時血糖值應小于7.8mmol/L,并且在下一次進餐前使血糖回到餐前的水平。餐后兩小時血糖值高于11.1mmol/L,表明已經步入糖尿病。若餐后兩小時血糖值介于7.8和11.1mmol/L之間,可以診斷為糖耐量減低(IGT),屬于糖尿病前期。所以監測餐后2小時血糖與監測空腹血糖同等重要。
專家表示,糖耐量減低(IGT)是糖尿病前期人群。一旦邁入這一階段,如果不進行有效的干預,絕大部份患者會進展為糖尿病。此外,與健康人群相比,IGT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已經增加2-3倍。因此,餐后2小時血糖7.8mmol/L是餐后血糖正常值的上限,一旦超過這個值,一定要積極進行防控。
降餐后血糖記住5字訣
餐后血糖升高是中國糖友的特點,有的病人空腹血糖不高,餐后血糖卻居高不下,甚至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單純餐后血糖升高占我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70%,在新診斷的2型糖友中也占到50%。餐后血糖長期升高,會威脅心腦等大血管的健康。因此,餐后血糖必須要管好。
人進餐以后,糖分進入血液,會引起血糖升高,這時胰島首先會分泌一撥胰島素作為“先頭部隊”來打壓,這部分胰島素叫“早時相胰島素”,對維持餐后血糖的平穩最為重要。如果早時相胰島素分泌不足,患者的餐后血糖就會升高。超重、肥胖,特別是中心性肥胖也是餐后血糖升高的原因之一。另外,胰島素抵抗也是餐后血糖高的元兇之一。
餐后血糖的管理需要多管齊下、綜合治理。楊文英教授將其策略概括為“人、活、藥、吃、飯”5個字。她強調,應在充分評估患者病情的前提下,首選經濟、安全性高的非藥物措施。
人:每個人的代謝狀況是不同的,調節血糖的激素分泌情況如何,是否有并發癥,睡眠狀況、情緒狀況如何,都會影響餐后血糖的管理。從“人”入手,要根據其胰島功能選擇藥物,胰島有潛力但分泌不足,可使用胰島素促泌劑,胰島細胞受損明顯的要使用胰島素;超重、肥胖的患者要積極減肥;有胰島素抵抗的病人要使用胰島素增敏劑;另外,調整睡眠、情緒對于餐后血糖管理也很有幫助。
活:指的是活動。餐后,肌肉能攝取葡萄糖,轉化為肌糖原,也是能量儲存的一部分。運動能消耗葡萄糖,對于降低餐后血糖很有幫助。2型糖友晚餐后運動比餐前運動效果好,最好在晚餐后一小時后開始,每周活動5次,每次30分鐘左右。
藥:藥物的選擇是和病人的具體情況相對應的,須制定個體化用藥策略。并且,臨床藥物干預要遵循“先易后難,先基礎達標后餐后達標”的原則。
吃:指的是進餐行為。不同的進餐習慣對餐后血糖的影響是不同的。例如,少食多餐、細嚼慢咽能讓餐后血糖不至于一下子升到很高。因此,患者有必要調整自己的進餐習慣,每天不少于3頓飯,可以在上午和下午適當加餐,同時在午飯和晚飯把加餐的那部分熱量減去,對控制餐后血糖很有幫助。
飯:指的是具體的食物選擇。糖友的飲食原則包括:總熱量要控制,分配到三餐中去;食材搭配要將糖類、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素搭配好,追求食物的多樣性,以保持營養的均衡;要盡量選擇升糖指數低的食物,例如米粥升糖指數高,會迅速升高血糖,要少喝,粗糧的升糖指數低,可以經常食用。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亞甲炎服甲潑尼龍片一月后渾身疼怎么辦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