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心血管病的“等危癥”
世界糖尿病聯盟2008年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學齡前兒童糖尿病患者以每年5%的速度遞增。與1994年相比,中國25~34歲的中青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了8倍。專家指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等危癥”,近50%~6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發癥,因此在中青年和兒童中預防和控制2型糖尿病就是保護他們的“心”,保衛我們的未來,而這個任務的關鍵就在于要盡早在這批“新”患者人群中早期發現、診斷并規范干預糖尿病。
得了糖尿病好比“得過一次心梗”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18歲以下肥胖人群已經達到1.2億,其中五歲以下城市兒童肥胖率從2005年的5.3%上升到2010年的8.5%。肥胖是患2型糖尿病的重要高危因素,而且我國每6~7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代謝綜合征。糖尿病年輕化的趨勢意味著我們的未來將面臨巨大的心血管疾病負擔,“糖尿病對心血管的危害堪比心肌梗塞。專家說:“有人說得了糖尿病好比‘得過一次心梗’,我覺得這個說法并不夸張。”
糖尿病防治,單靠降糖還不夠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是人類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全球致死和致殘的首要原因。在我國,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腦血管病。而與嚴峻的發病形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多數人不知道自己已是動脈硬化高危人群,疾病防控理念薄弱。
專家介紹,糖尿病患者最容易發生的是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基本病變形式是粥樣斑塊,而其最主要的成分是“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簡稱LDL-C)。當高血糖這個“先頭部隊”破壞了血管內皮保護層,血管壁等于“城門洞開”,血液中過多的“壞膽固醇”就會透過被破壞的血管內皮,沉積在動脈血管壁上,形成斑塊,最終引發心肌梗死和腦梗死,危及生命。此外,專家強調,大眾也需警惕自身存在的血管健康危險因素,包括:動脈硬化疾病史、糖尿病、高血壓、年齡(男≥45歲,女≥55歲)、吸煙、肥胖等。根據2007《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推薦,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后女性,應每年進行血脂檢測。20歲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測量1次空腹血脂。而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及其他高危人群,應每3-6個月測量1次血脂。
糖尿病患者要關注“三大紀律”,管牢“壞膽固醇”。
首先,對于年齡在40歲以上、伴有1個以上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如高血壓、冠心病家族史等)的糖尿病人,應該使用他汀類藥物降低膽固醇,按照這個標準,大約80%的糖尿病人須啟動治療。其次,糖尿病未得冠心病時,LDL-C需降至低于2.5mmol/L,因為降至這一水平時,不會形成新的斑塊;當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且有斑塊形成時,LDL-C必須降至1.8mmol/L以下,因為降至這一數值時可以縮小斑塊體積,從而打破高LDL-C→斑塊增大→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的惡性循環,避免心腦血管事件;最后,由于人體內約三分之二的膽固醇是人體自行合成,LDL-C升高絕大多數都是內源性合成酶升高所致,所以靠減少膽固醇攝入或者減肥控制血糖都無濟于事,須使用他汀類藥物才能降低LDL-C。控制達標后,一旦停藥,LDL-C又會升高,血管的損壞將重新開始,所以千萬不能隨意停藥。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