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吞虎咽易得糖尿病 糖友吃飯更應細嚼慢咽
預防糖尿病不光要注意吃什么、怎么吃,還要注意吃飯的速度。糖尿病和吃飯的速度也有關系?這是怎么回事?下面讓小編為你講解一項與糖尿病相關的研究成果,幫助你更好遠離糖尿病。
狼吞虎咽小心糖尿病
據英媒報道,在意大利佛羅倫薩市召開的第15屆國際內分泌學大會暨第14屆歐洲內分泌學大會上,立陶宛衛生科學大學的研究人員宣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與吃飯時細嚼慢咽的人相比,狼吞虎咽者得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2.5倍。
研究人員將234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和468名健康者進行了對比。參試者填寫的問卷包括其飲食習慣、鍛煉和吸煙等問題,如“您的吃飯速度是:更快、更慢或與其他人一樣?”研究人員還測量并計算了參試者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以判斷其是否肥胖。結果發現,那些坦言自己吃飯比大多數人更快的參試者患2型糖尿病的危險高出2.5倍。研究人員表示,即使將肥胖癥、吸煙、飲食結構和糖尿病家族病史等其他因素納入考慮范疇,這一結果也依然成立。因為人們吃飯過快時,大腦神經還沒來得及接受飽腹感信號,就已經飲食過量,大腦神經接收飽腹感信號通常需要約15—20分鐘,這樣的人更易變胖。
“2型糖尿病患病率不斷增加,在全球持續蔓延,當務之急是確定相關危險因素,以幫助人們控制發病率。”首席研究員莉娜·拉德澤維斯恩博士說,此次研究第一次明確提出,進食太快是2型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糖尿病患者吃飯更應該細嚼慢咽
吃東西太快,對消化道負擔過重。無論是健康人還是糖尿病人,都是要避免的,我們提倡細嚼慢咽。對糖尿病來說,吃飯太快,會影響食物營養成分的充分吸收。
研究證明,吃飯太快的人病發糖尿病風險是健康人的兩倍。如果不細嚼慢咽對糖友更不利。
糖尿病患者要細嚼慢咽主要有這幾個原因。我們是以糧食為主食、淀粉,口腔中未充分嚼的話,口腔中淀粉酶,未發揮作用,就快速下到胃里。這樣就只有靠胰臟,分泌淀粉酶來消化。隨之就帶來了危害。
第一,糖尿病人沒有細嚼慢咽會使胰臟分泌淀粉酶,加重它的負擔。
第二,細嚼慢咽的話,口腔中淀粉酶起作用,這時糖分是慢慢地到血液中。如果到胃后,由胰臟淀粉酶一下涌入,就會引起糖尿病人的血糖迅速上升。
第三,沒有細嚼慢咽導致糖分吸收延的話,導致一次性,大量糖分涌到血液中。這會使糖尿病人的胰島素分泌缺陷暴露出來。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