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控糖不良只因四個“不”糖友如何控制好血糖?
中國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近總人口10%,卻有2/3的糖尿病人還沒有效控制血糖。那么糖友沒有控制好血糖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糖友控制血糖呢?下面讓小編這樣解答。
糖友控糖不佳只因4個“不”
飲食不合理
有的病人認為得了糖尿病不吃糖就可以了,沒有限制主食的量;有的病人認為得了糖尿病就盡量少吃,結果導致營養不良和低血糖;有的病人堅持一段時間的飲食治療,血糖稍有所控制,就不能堅持,結果導致血糖再次升高。合理的飲食重點在飲食的量和質。飲食的量既要考慮減輕胰島素的負擔又保證正常身體需要,使病人體重維持在標準體重的±5%;飲食的質即飲食結構,首先是三大營養的組成比,大致的原則是適當提高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占總熱量的50~60%,保證足夠的蛋白質供應12~20%,降低脂肪攝入<30%,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多糖類,如谷類、根莖、硬果類。食物纖維:粗糧、麥麩、豆類、蔬菜。蛋白質的供應是在保證多種豆類、谷類混合飲食的基礎上,再補充些瘦肉、牛奶、雞蛋、青菜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黃、魚子等盡量少食。提倡粗纖維食物,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在保證飲食質和量的基礎上,合理安排不同的品種、花樣,經常改變口味,使食物多樣化,營養均衡,進餐要有規律,少吃零食,飲食療法要嚴格執行,長期堅持。
運動不恰當
由于缺乏醫護人員的正確指導,部分病人認為生病就應該休養,運動量減少或不愿多活動;另有一些病人存在急進心理,盲目加大運動量,使病情加重,血糖增高。合理的運動可以起到恢復糖代謝,預防或控制并發癥的作用。醫護應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體力,血糖監測的情況及有無并發癥等不同條件,給病人開出運動處方,包括運動強度、種類、時機、持續時間、頻度等。并向病人交待運動時注意事項如:不宜在清晨、空腹尚未注射胰島前或注射胰島素尚未進餐時運動。進行運動之前要了解血糖情況,空腹血糖超過16.7?mmol/L應暫停運動,以免血糖更高,甚至誘發酮癥酸中毒。運動療法必須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并持之以恒,盡可能在合理飲食的基礎上以運動來維持血糖平衡。
用藥不規范
口服降糖藥和注射胰島素是降血糖的主要手段,醫生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選用了合理的藥物或胰島素,但有相當一部分病人由于服藥不當而影響了療效。如磺脲類藥物要在餐前半小時服用,這樣在餐后血糖高峰時發揮降糖作用,不至于引起低血糖;雙胍類藥物要在餐時或餐后服用,對胃腸道副作用才會小一些,拜糖平需與第二口飯嚼服,否則就不能發揮藥效。胰島素需在餐前半小時皮下注射,注射后半小時應進食。胰島素應存放在4°C條件下,注射前應仔細檢查胰島素的外觀,一旦發現破損或沉淀,就不能使用。降糖藥物不能隨意突然停用,應根據血糖監測結果,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用藥。
監測不及時
很多糖尿病人對監測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長期盲目服用降糖藥物,造成“治不達標”。通過監測可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保證理想的血糖控制,有利于及時發現和治療急性并發癥,防治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監測的內容包括血糖、尿糖、尿酮及尿蛋白等。血糖監測主要是空腹及三餐后2小時的血糖。目前臨床上使用較方便快捷的是臺式血糖儀,從手指取血,45秒顯示結果,為了獲得準確的血糖值,使用時注意血液量是否適當,血糖紙放入時間與儀器提示同步,血糖紙的型號,使用期限,儀器光學系統的維護性等。尿糖監測是用尿糖試紙對尿液進行監測,胰島素依賴型的病人餐前和睡前驗尿,非胰島素依賴型病人餐后2~3小時驗尿。具體的方法是:將試紙條一端粘有淡藍色約5?mm見方的試紙端浸入尿液中(約1秒鐘)濕透后取出,1分鐘觀察試紙顏色,并和標準版對照,把結果記錄下來,并以表格的形式將血糖、尿糖檢查結果與進餐的關系記錄下來。
控制血糖的方法有哪些?
1、吃飯有序
先菜后飯,血糖減半,先飯后菜,血糖翻番,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飯后喝湯,越喝越胖,在進餐時喝牛奶或吃乳制品可以抑制血糖值上升。
2、多吃粗糧
盡量吃干一點、嚼的時間長一點、含膳食纖維比較多的東西,吃了以后血糖會慢慢地升高,慢慢地下降,不容易過高或過低,而且耐餓時間比較長。
3、常曬太陽
曬太陽是很好的紅外線理療,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于控制血糖,減少末梢神經炎和足部病變的發生。
4、多食蔬菜
生姜能夠緩解血糖升高,促進脂肪細胞增多,脂肪細胞則可吸入血液中的葡萄糖成分,從而起到降低血糖值的效果。胡蘿卜有降血壓、降血糖、消炎和抗過敏的作用。芹菜有散瘀、消腫、解毒、降血糖、降血壓的功能;蘑菇安神、降血壓、降血糖、開胃,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宜多食用。冬瓜能治糖尿病消腫。洋蔥適用于糖尿病并發癥動脈硬化患者食用。
5、喝干紅酒
糖尿病患者控制飲食固然重要,但可以每天早餐喝一杯干紅,不僅能夠保護心臟,還有利于調控血糖。葡萄酒中含有特殊的化學物質,能通過刺激某些組織中的葡萄糖轉運來降低血糖,控制糖尿病。
6、吃魚降血糖
魚比豬、羊、牛肉好,魚類機體中含有一種脂肪酸,它可以保護人體處理葡萄糖的能免受影響,每天吃30克即可,可以防止發生糖尿病。選含硒的食物,硒是糖尿病的克星,糖尿病患者體內普遍缺硒,其中血液的硒含量明顯低于健康人,硒可以消除體內的垃圾——自由基,防止一些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含硒的食物有魚、香菇、芝麻、大蒜等,能降血糖并改善糖尿病癥狀。
7、飲茶適宜
綠茶、紅茶和烏龍茶具有刺激產生胰島素的作用,胰島素是一種控制血糖水平的激素,綠茶等可以將胰島素的活力增加20倍,并改善人體對胰島素的反應能力,這樣就可以降低血糖。
8、餐后走步
糖尿病患者在每餐后半小時行走5000步,日復一日,就能使血糖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餐后行走不僅能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迅速
進入肌肉和其他組織,加速糖的氧化、利用過程,而且可以減輕或消除胰島素的抵抗現象,使居高不下的血糖很快降下來。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