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患者更適合用胰島素?影響胰島素效果有哪些因素?
很多糖友知道,如果通過運動、節食和口服降糖藥,血糖長期不能達標,就該上胰島素了。近日,專家表示,中國人使用胰島素普遍偏晚,由此導致血糖達標率不盡如人意。那么哪些人更需要 使用胰島素呢?影響胰島素效果的9個因素有哪些呢?下面讓小編為你解答。
胰島素適用于以下患者:
1、I型糖尿病患者,此類患者體內胰島素嚴重缺乏,需外源胰島素終身替代治療。
2、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和乳酸性酸 中毒伴高血糖時。
3、合并重癥感染時、消耗性疾病、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急性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
4、因伴發病需外科治療的圍手術期。
5、妊娠和分娩。
6、2型糖尿病患者經飲食及口服降糖藥治療未獲得良好控制。
7、全胰島切除引起的繼發性糖尿病。
8、營養不良相關糖尿病。
影響胰島素效果的9大因素有哪些?
1、注射量。醫生往往會根據糖友病情對胰島素劑量做微調。美國糖尿病協會專家克里斯汀·托賓博士介紹,年齡、體重、飲食模式、運動及總體健康狀況等因素都會影響到胰島素注射量。胰島素過量會增加低血糖癥危險,胰島素過少又會導致血糖水平偏高。可以依據即時測得的血糖水平,正確把握胰島素劑量。
2、注射部位。腹部注射(肚臍眼正上方)效果最快。其次是上臂注射,腿部注射更慢,臀部注射藥效最慢。為了使胰島素發揮最佳藥效,最好在餐前于同一部位注射胰島素。比如,早餐前在腹部注射,晚餐前在大腿部注射等。注射點不要過于集中,否則形成疤痕會影響胰島素吸收。
3、注射時間。通常餐前注射胰島素起效更快。克里斯汀·托賓博士建議,餐前或者餐前20—30分鐘注射胰島素最好。
4、運動。運動會增強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運動可適當降低胰島素劑量。但是克里斯汀·托賓博士表示,高強度運動之后血糖水平更高,反而會需要更多的胰島素。
5、生病。感覺生病的時候,血糖水平高于平常水平。生病時候不想吃東西或吃得很少,因此一些人覺得沒必要注射胰島素。克里斯汀·托賓博士認為,事實上生病時往往需要更多的胰島素,切勿擅自停藥。
6、壓力。克里斯汀·托賓博士表示,心理壓力會直接導致血糖升高,使體內胰島素分泌量降低,胰島素利用不充分。這時可能需要更大劑量的胰島素。
7、體溫。洗完熱水澡或者肌肉酸痛部位熱敷之后,注射的胰島素會更快進入血液系統。一些專家建議,必要時可先冷敷注射部位,再注射胰島素,可降低胰島素的吸收速度。
8、飲水量。飲水量不足,體內缺水時,血流不容易流到皮膚部位,胰島素就不會被快速吸收。脫水還會導致血糖水平升高以及暫時性胰島素抵抗。
9、飲食。進食不會改變胰島素進入血液的速度,但是的確會影響到總體血糖水平。多脂食物吸收速度慢,胰島素可能在食物消化之前就開始耗盡。白米飯和白面包之類的高升糖指數食物消化吸收速度更快,更快影響到血糖水平。糖友除了一日三餐必須正常進食之外,還應該在兩餐之間適當增加零食。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