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友要注重血糖監測 寫日記記錄血糖狀況
1型糖尿病欄目綜合 目前在國內近億的糖尿病患者中,雖然1型糖尿病的患者僅占到約5%,但由于患病者主要是兒童及青少年,對孩子的生活學習影響卻很大,給患者的家庭帶來了極為沉重的心理負擔。不少家長對孩子確診為1型糖尿病,一開始感到驚訝和難以接受,但一段時間后便“疏于管理”,對孩子的血糖監測和自我管理缺少監督。調查數據顯示有70%左右的在治病人血糖控制不達標,如果糖尿病人長期血糖不達標,會增大患并發癥的風險。
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么多在治糖尿病人血糖不達標?有的人以為只要注射胰島素就萬事大吉了,其實血糖自我監測也是糖尿病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很多人兩三個星期才監測一次,導致血糖控制不理想。因此,1型糖尿病的患兒和家長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認真規范做好血糖監測和自我管理。經濟條件允許的患者買一臺血糖儀,按需監測血糖,因為自我監測血糖是了解血糖變化的一種有效手段。
患者要學會記糖尿病生活日記。簡單地記一下自己每天的飲食、活動情況,定期測血糖。可一天測4次血糖(如早餐前、早餐后、晚餐前、睡前),然后分析血糖升高的原因,了解血糖水平與胰島素、攝食、鍛煉之間相互匹配的情況。自我監測要建立在自覺的基礎上,危重情況下的嚴格監測血糖應每日7次:3餐前、3餐后2小時及睡前,必要時還可能要加測凌晨3、4時的血糖。發生了低血糖, 需要監測至血糖恢復穩定,因為低血糖可能持續, 若不注意則會有危險發生。但是血糖自我監測的時段、次數及規律性應個體化, 依據患兒的可接受性及胰島素治療方案而定, 一般胰島素注射次數愈多, 需要監測血糖次數亦愈多, 胰島素泵治療者需要更多次的血糖檢測。
加強自我監測血糖的認識,有助于患者在每個監控時段懂得自己的血糖穩定情形,也為他們調理用藥、飲食和活動等治療糖尿病的其他方案提供支持。將血糖持續地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有助于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產生、發展,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相當重要。
(責任編輯:黃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