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腹瀉怎么辦?切忌如廁用力
糖尿病性腹瀉是糖尿病性胃腸道病中最常見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種。糖尿病性腹瀉常是突然發生的。持續時間幾小時到數周不等,有時自然緩解,在兩次腹瀉發作之間,病人的大便可正常或便秘。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晝輕夜重的慢性、頑固性、無痛性水樣腹瀉,間斷發生,間歇期間如常,易為冷食、胃腸功能障礙等多種因素所致。
案例
李大爺是環衛工人,辛辛苦苦掃了幾十年的馬路,終于把一雙兒女拉扯大。這兩年,兒女們都工作了,按理說李大爺的舒服日子也該開始了,可李大爺卻高興不起來。原來這段時間,李大爺不知怎么回事,被反復的腹瀉纏上了,每天都有十幾次,渾身沒勁兒,人也瘦得不成形。助消化藥、止瀉藥和消炎藥也買了不少,卻總不見效。
不過奇怪的是,老人家的飯量卻不見少。去醫院看病,醫生考慮到李大爺的情況,給開了查血糖的單子。抽了血,李大爺還在納悶:自己不喜歡吃糖,查這個血糖有啥用呢?結果出來后,讓李大爺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有糖尿病,而這反復的腹瀉,罪魁禍首也正是糖尿病。
慢性腹瀉勿忘查血糖
類似李大爺這種與糖尿病有關的慢性腹瀉,臨床上并不少見。據統計,糖尿病患者20%以上有腹瀉,但由于常想到消化不良、腸炎和腸道腫瘤等,往往忽視了不典型的糖尿病,容易造成漏診和誤診。
很多糖尿病患者起病隱匿、緩慢,不一定有口渴、多飲、多尿的癥狀,但不少患者常以胃腸癥狀(如腹瀉)就診。糖尿病腹瀉多見于曾治療或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由于長期高血糖,會造成胃腸功能障礙,引起腹瀉。如出現頑固性、間歇性、無痛性腹瀉時,應想到糖尿病腹瀉的可能。頑固性腹瀉是部分糖尿病患者的突發癥狀。
糖尿病腹瀉,夜間較白天多見,大便常為稀水樣或半稀便,量不多,無黏液和血便,沒有明顯的腹痛,有時會出現腹瀉與便秘交替,常因憂慮、情緒激動而復發。血糖控制不好時可加重,嚴重時甚至可危及生命,以中老年人居多。
因此,中老年人一旦發生慢性腹瀉,除想到消化不良、腸炎和腸道腫瘤外,勿忘查血糖。
糖友如廁腹瀉莫用力
當糖尿病患者發生腹瀉后需要提高警惕,莫當普遍腹瀉處理。患者如廁時千萬不要用力過猛,以免發生生命危險。為何說糖尿病性腹瀉用力過猛可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脅呢?這是因為,在天氣寒冷的冬季,常發生患者昏倒在廁所的情況,排便時用力便是其中原因之一。另外,由于氣溫降低,血管收縮,血壓就會上升,在這種情況下用力排便,血壓往往就會迅速竄高,造成腦血管破裂而昏倒,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和救治,可能會奪走患者的生命。因此,患者要積極控制血糖,保持大便通暢。
糖尿病腹瀉治療六要點
一旦確診糖尿病腹瀉,應消除顧慮,穩定情緒,合理控制飲食和選用降血糖藥物,使血糖穩定在正常范圍內。同時還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綜合治療。
1、正確選用降糖藥。急性期應首選胰島素,使血糖穩定在正常范圍內,隨著血糖逐漸恢復正常,腹瀉情況可隨之減輕乃至停止。
2、應用鈣通道阻拮抗。可選鹽酸維拉帕米片(異博定),口服,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可較好改善糖尿病腹瀉情況。特別適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腹瀉,既可止瀉又可降壓,且不良反應很少,是這類患者的首選藥物之一。
3、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控制腹瀉的藥物,如復方地芬諾酯片、蒙脫石散劑(思密達)、洛派丁胺(易蒙停)等;服用改善胃腸動力的藥,如甲氧氯普胺(胃復安)、西沙必利(普瑞博思)、莫沙必利等;部分糖尿病腹瀉患者,應用鹽酸小檗堿(黃連素)及甲硝唑等抑制腸道菌群,對腹瀉也有一定療效。切忌濫用廣譜抗生素。
4、給予神經營養劑如維生素B1和B12,并適當給予助消化藥、乳酸桿菌制劑或雙歧桿菌制劑,效果會更好一些。
5、控制好血壓、血脂與控制血糖同樣重要,最好能將血壓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左右。
6、合理控制飲食。多吃些富含優質蛋白、高纖維素和維生素類食物,特別是糖尿病腎病患者,應選擇蛋清、魚、蝦、瘦肉等優質蛋白,少用或不用植物蛋白。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